板桥镇行政管理体制试点改革成效持续显现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2020年8月,隆阳区板桥镇获批云南省1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三年来,隆阳区紧紧围绕改革任务,突出党建引领,优化组织架构,完善综合执法,强化服务保障,切实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板桥镇发展成为人口聚集、产业集群、结构合理、体制创新、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县域经济社会次中心。
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把好党建引领“方向舵”。突出党建引领。板桥镇突出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不懈强化该镇党委的领导作用,班子成员挂钩联系13个党建责任区,选派6名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下派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50人到各党(总)支部指导工作,形成以2000多名党员为网格长的“党建+治理”网络,推动党建工作和镇域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推进村民自治法治相结合。板桥镇31个村(社区)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将法律咨询服务延伸到具体村务管理与村务决策全过程,镇、村(社区)两级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覆盖率达100%。
构建高效组织架构,激活资源配置“一池水”。组织管理体系更优化。隆阳区委编办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为板桥镇“量身定制”机构设置方案,重新印发板桥镇“三定规定”,完成党政机构“5办、1局”,事业单位“5中心、1队、1所”设置,进一步理顺机构职责,提升工作效率。编制资源保障更充分。核增板桥镇事业编制4名,在市级下达招录(聘)指标内,优先保障板桥。改革以来,板桥镇新招录公务员4人、事业人员4人,政府购买服务25人。采取“编内+编外”的方式,组建由5名乡镇编内人员、30名聘用人员组成的综合执法队伍,充分保障执法力量。队伍评价机制更科学。将板桥镇党委政府意见,作为公安、市场监管等派驻机构和教育、卫生机构干部任免、工作业绩评定的重要因素,强化板桥镇对派驻机构的指挥协调。
推进镇域扩权赋能,牵住基层治理“牛鼻子”。政策精准,破除机制藩篱。隆阳区跟进出台综合行政执法“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执法队吹哨、其他中心报到”两大机制,破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堵点、难点。放权到位,扩大管理权限。隆阳区按照“权责相称、宜放则放”的原则,将社保、农业、文化等121项行政职权赋予板桥镇行使,纳入《隆阳区政务服务事项》,并在权责清单平台公布,进一步扩大板桥镇管理权限。“上下”联动,完善执法机制。组建板桥镇综合执法队,建立了“吹哨报到”机制和区直部门与乡镇常态化协作配合、乡镇内部密切配合的联动机制,“一支队伍”管执法逐步实现。权责相适,促进事财匹配。隆阳区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逐步明确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梯度式灵活分成比例机制,对板桥镇不设财政收入分成基数,根据财政收入多少按区镇5:5、4:6、3:7比例分成。
提升管理服务效能,细耕为民惠商“责任田”。审批服务更加便民高效。板桥镇行政审批局(为民服务中心)挂牌后,进驻政务服务事项74项,提供“一门进来、一窗对接、一揽子办理”的一站式审批服务,累计接待办事群众7903人次,受理办理审批服务事项5671件。其中,“最多跑一次”事项5671件,网上可办率及全程网办比例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100%。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善。板桥镇在商铺开办、市场准入便利化等方面精准发力,“保姆式”服务企业,全程“护航”发展。截至目前,有规上企业1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8家。以青龙街为核心,吸引商家入驻235户,其中,非遗文化商铺30户,日均游客接待量达3000余人次,累计实现创收7200余万元。镇域经济发展充满活力。2020年末至2022年末,板桥镇生产总值从81.96亿元增长至9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477元增长至21724元,202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板桥镇已逐步成为隆阳区发展速度快、带动作用强的县域经济社会次中心。[张 维 赵江龙]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