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昌宁

一口老井 无限乡愁

——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保山分局助力扁里村乡村振兴小记
发布时间: 2023-05-06 09:50:48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昌宁县翁堵镇扁里村有一口老井,已历经了三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养育着一代代扁里人,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母亲井”。相传明朝末年,扁里村杨姓人家的先祖沿古道讨生活,有一天晚上在睡梦中梦见仙人指路,醒来后便根据梦中指引的方向,从今昌宁县城往南,翻过了一山又一山。正当一行人口渴难耐,就看见一眼泉水,于是大家围绕着这眼泉水开垦田地,种桑植茶,逐渐发展成了现在的扁里村。uuu保山日报网

  村民记忆中的“母亲井”uuu保山日报网

  “尽管岁月不断流逝,环境不断改变,即使在极度干旱的情况下,老井也从未枯竭过。”说起这口老井,扁里村85岁的老党员张尚达最有发言权。他说,在记忆中,这口老井就是整个村子的命脉。20世纪50年代,昌宁县遭受了罕见干旱,有一年连续大半年的时间没有降水,很多地方的水源都枯了,独有这口井没有干涸。只要一夜功夫,它又盈满甘甜的泉水,十里八乡的乡亲就靠它渡过了难关。这老井如同母亲的乳汁一般哺育着乡民,“母亲井”也是那时开始正式命名的。uuu保山日报网

  此后,人们在这水井边建起了一座小小的龙王庙,逢年过节,村民就会前来烧香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张尚达说,这是一口神奇的水井,冬暖夏凉,清澈回甘,干旱的时候,水不会枯,雨季时下大雨发山洪,水也不会浑浊。一年四季,“母亲井”里的水总是清澈透亮,村民泡茶、煮饭、洗菜都靠此井。每到傍晚或农闲之际,村民们都会集中到“母亲井”边上拉家常,交流种茶制茶的手艺,或坐或站,从庄稼长势说到一年的收成,从家长里短说到天下大势……“母亲井”成了人们对家乡的重要记忆。uuu保山日报网

  水文局与“母亲井”结缘uuu保山日报网

  几年前,扁里村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似乎让这“母亲井”闲置起来,被民房层层包围在中间,基础老旧,无人管理,周围长满青苔,风一吹,成了落叶和垃圾聚集地,甚至被粪便污染。老人们不再围着“母亲井”聊天,曾经围满人的热闹场景完全不见了;年轻人对“母亲井”敬而远之,骑着摩托车从井边飞驰而过。“母亲井”变成了荒井,这让人们痛心不已。uuu保山日报网

  2022年,在乡村振兴中,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保山分局定点帮扶扁里村,分局领导多次深入扁里村走访调研。在听村干部、群众说起“母亲井”的兴起落寞,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后,决定帮助村里修复这口水井,守住乡亲们的乡愁。期间,保山水文分局负责人两次踏勘“母亲井”,提出修复方案和管护意见,发挥专长,积极提供水文技术支撑,还给予了4万元经费补助。uuu保山日报网

  通过与扁里村“两委”的几次讨论研究,众人对“母亲井”修复保护工作达成了共识。2023年春节前夕,“母亲井”的修复保护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先抽干被污染的水体,清除老旧的基础,彻底清除了淤泥,重新浇筑了地基,新建起了凉亭,荒废多年的“母亲井”又焕然一新。uuu保山日报网

  留住了乡愁便守住了人心uuu保山日报网

  “在外十多年不回来了,心里一直牵挂着‘母亲井’。前两年听家人说‘母亲井’已经荒废了,一直很遗憾。”外出打拼多年的村民杨志洲今年清明节回乡祭祖,看到曾经荒废的“母亲井”重新焕发了生机,十分高兴。看着全新的“母亲井”,儿时的记忆又涌现在杨志洲的眼前,勾起了他无限乡愁,久久不能自已。他说:“相当感谢保山水文局,这次带着儿女回来看着水也清了,大伙又聚在新建的凉亭下聊天,让我重新找回了记忆中的美好。”uuu保山日报网

  现在,“母亲井”又成了扁里村的中心。晚饭后,老人们聚在这里谈天说地、打牌娱乐;孩子们围着井边玩耍嬉戏,日子在漫不经心的闲暇中悠然起来,如同地里的庄稼一茬茬地生长着、替换着、轮回着……uuu保山日报网

  “母亲井”修复了,乡亲们的乡愁就留住了,村民记得乡愁,便守住了人心,乡村振兴的步伐也因此更坚实。uuu保山日报网

  “母亲井”见证了扁里村的发展历程,也承载了村子的文化和记忆,成为了村子的一部分,是村子的文化遗产。uuu保山日报网

  这“母亲井”成为了扁里村人生活甚至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一种感恩精神的寄托,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乡愁。uuu保山日报网

  郑云纪 孙阳晓uuu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uuu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