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老板转型当农民 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块
——保山盛芸发展“无土栽培草莓观光产业”侧记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保山日报》(2023年5月25日)
“时下,隆阳区金鸡乡盛芸无土栽培草莓观光园内,一垄垄种植架上仍挂满了个头圆润、色泽鲜艳的草莓。自3月草莓成熟上市以来,观光园高架基质栽培模式的草莓就一直供不应求。”云南日报新闻客户端等主流媒体近期持续关注报道了以保山盛芸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的无土草莓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无土栽培技术取得的新突破。
曾经依靠建筑行业发展起家的保山盛芸农业有限公司有隆阳、昌宁两处种植基地,在隆阳区的基地位于金鸡乡郑官社区。基地占地面积50亩,2020年开工建设,累计投资400万元,2021年投产。
走进基地,4座钢架大棚整齐划一地坐落眼前,大棚内是一排排无土草莓种植苗床。每一丛绿叶下,悬挂着三五个大小不一、或绿或红,色泽光亮的草莓。工人们戴着无菌手套,穿行在一排排苗床间,将一个个熟透的草莓轻轻采摘下来。基地负责人张应奇介绍,目前共种植10亩草莓,年产鲜果25吨左右,总产值约200万元。年亩产值20万元,这在保山是名副其实的高产值农业。
与园区合作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的博士研究员、云南草莓专家阮继伟告诉记者:“保山具备产出高品质草莓的条件,观光园种植的拥有国内第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莓新品常年开花结果。且产量、品质、效益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未来发展很有潜力。”
毅然转型,“建筑老板”变“农民”
说到草莓种植,张应奇一下打开了话匣子,道出了一段不为人知的艰难转型创业之路。张应奇出生于工程建筑之家,其父亲多年在河图建筑公司任职。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下,他步入社会后自然而然地从事了建筑行业。本着从最基层干起的想法,张应奇先是在建筑工地开工程车,一步步学习工程管理、施工组织等建筑行业知识,积累经验,协助父亲管理工程施工多年。二十多岁开始单独做项目工程,直至而立之年。2010年后,随着各地城市的快速扩张,面对房地产鳞次栉比的崛起,或许是厌倦了多年建筑行业的激烈竞争,或许是深植于农村人根骨深处对土地的情怀,再三思索后,张应奇决心转向发展农业种植。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一个工程建筑企业转型发展农业产业谈何容易。就像他自己说的,一开始真不知道种什么好。抱着先试一试的心理,2013年,张应奇在青阳村租了几十亩土地种植城市园林绿化苗木。入门后他才发现绿化苗木培育繁殖占土地,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但既然选择了转行当“农民”就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时常关注国家的农业发展政策,了解学习现代农业生产种植的不同模式,咨询研究高产、高附加值农作物种植。
经过几年的学习积累,特别是得到了云南省农科专家的鼓励支持和悉心指导后,张应奇从2017年开始逐步调整自己的农业种植方向,他在昌宁县注册了保山盛芸农业有限公司,到田园镇承租了30亩土地,建起了中草药育苗基地,打算种植培育黄芩、白及、重楼等中草药。
咬定青山,迎难破瓶颈
201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应奇到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省农科院的草莓种植研究基地参观学习,认识了多年从事草莓种植研究的省农科院阮继伟博士。在那里,他觉得自己摸索了多年的农业种植路子一下敞亮了。几天的参观学习中,他学到了很多无土栽培的理论知识,得到了阮博士的鼓励支持,坚定了他种植高品质无土草莓的信念。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张应奇回到昌宁说干就干,他带领公司团队按照无土草莓栽培技术规程盖大棚、建苗床、采购相关的机器设备。当年9月,省农科院从日本引种改良培育的“章姬”“红颜”国际明星草莓品种在他的基地里“落地生根”。而当他站在种植园里想象着如玉溪基地草莓成熟般的盛景时,问题和困难却接踵而来。
有的草莓不开花,有的开花不结果,有的结小果,有的结畸果,出现了未知的病虫害,草莓成熟无销路……
对于刚刚起步的张应奇来讲,每一个问题处理不当都将面临巨大的损失,每一个问题不解决都将无法前行。“我们的草莓苗每年9月下床,第二年6月扯苗,只要出现问题解决不好,这茬苗多半就废了。”张应奇说。2018年以来,公司因技术、销路、疫情等原因造成的亏损累计近50万元。
面对失败和挑战,张应奇和他的团队没有畏惧、没有退缩,而是勇毅前行,迎难而上。他们到市区农技部门咨询相关技术,多次请省农科院的专家来“问诊把脉”。他们在学习实践中用“疏花疏果”“无菌基质”“中草药制剂熏蒸触杀”等更多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一点一点武装自己,继续投身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场上。他们结合种植地气候、水源条件,不断总结营养配方数据,想方设法改善灌溉水质,提高对蓟马、红蜘蛛、白粉病等病害的生态防治能力。
精耕细作,谱写“草莓王”
在种植基地的一侧,安装着几台精密复杂的机器。“这里就是我们无土草莓种植管理的核心控制中心。”张应奇边操作着“水肥一体智能化精控供给机”边介绍。草莓生长所需的水分以及氮、磷、钾等营养通过机器延伸的管道网如输液一样精准地输送到草莓根部苗床。什么时候供给,每次供给多少都在设备上设定控制,真正达到了精细化的数字控制。
旁边的一台净水器,笔者以为是净化供人饮用的,实则却是给草莓浇水的。张应奇介绍,普通的自来水、灌溉水的PH值达不到草莓生长的最佳数值。而且多含微生物或消毒剂残留成分,容易传染滋生病菌,影响草莓品质。前几年公司在水质问题上就吃过大亏。为了精准控制草莓生长用水的酸碱度,保证产出高品质的草莓,公司在2022年安装了纯水净化设备。虽然增加了生产成本,但草莓的品质得到了保障。
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苗棚里,公司技术员张应梅介绍说:“也不是说机器开起就可以了,我们对供到苗床的水肥营养液还要做定期检测。”营养液经过管道输送到苗床,在光照、气温、通风条件影响下,还是会发生细微变化。另外草莓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营养液的EC值和PH值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不注意调节的话,“僵果”“畸果”率就会增加,草莓的口感和味道也会下降。而公司对出园草莓的品质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宁可丢弃、喂鱼也不出园。既没有降价销售的说法,也没有分类销售的模式,出园的草莓就只有一个标准。
“历尽铅华成此景,人间万物出艰险。”经过数年的摸爬滚打和实践探索。张应奇带领公司团队终于掌握了高架基质精细化无土草莓栽培的技术要领,达到了省农科院的技术和品质标准。草莓的挂果采摘期由传统种植方式的4个月延长到8个月,亩产量大大提高。公司基地出产的草莓果形比传统种植的大一倍,最大的4个草莓就有1斤。草莓色泽红润鲜亮,果肉紧致,软糯香甜,入口即化。而且田间管理采摘全程坚持无菌管理,采用中草药精油提取制剂熏蒸触杀法防治病虫,是真正的“不洗即入口”的生态健康农产品。
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的博士研究员、云南草莓专家阮继伟介绍:“高架基质栽培模式除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田间劳作强度外,可通过栽培小环境控制,结合生物防治,显著提高果品的食用安全性,可即摘即食。公司种植的草莓除满足本地中高端水果市场外,还通过‘品品甜’全省水果连锁店广泛销售到德宏、大理、怒江等地,赢得了中高端消费者的青睐,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正在购买草莓的陈女士告诉笔者说:“他们家的草莓是本地口味最好的了,我经常来买,味道和口感跟得上日本进口的了。”
笔者了解到,当前,盛芸草莓园的草莓虽然每市斤卖到了三四十元人民币,但因其生态和口感,仍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张应奇说,高质量发展应该是“两个高”。一边是人们生活的需要,一边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对搞农业种植的来讲,就是高产量、高品质。通过现代高精尖的科学种植技术,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内产出更多的、生态健康的粮食及农产品。下一步,公司计划在经营好草莓种植的基础上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产量更高的圣女果,进一步丰富人们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本报记者 鲁航君 通讯员 罗洪林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