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精品化路线 让保山咖啡破茧成蝶 (众论)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走精品化路线 让保山咖啡破茧成蝶 (众论)
段 楠
回顾保山咖啡70余年的发展历史,从一粒豆子到一杯咖啡,大致经历了起步、滑坡、恢复、提速4个阶段。目前,全产业链发展初具雏形,同时也面临品质较好和知名度低不匹配、种植面积和地理标志产品不匹配、产业效益和“金字招牌”不匹配等困难和问题。
做大咖啡产业必须有“量”的支撑,而全市咖啡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仅占全省的10%左右,要扩大面积,关键是群众要自愿,只有种植咖啡的比较效益超过了其他农作物并长期有保障,群众才有种植的动力。因此,要坚持走精品化之路,通过提高单产、单价、亩效益,让群众尝到咖啡的甜头,才能激发种植热情。
目前全市90%多的品种还是价格持续低迷的商品豆卡蒂姆,80%以上的产业基地还达不到水肥一体化管理。不能一说发展精品,就“大铲大翻”将现有品种全部推倒重来。品种更换、精细化管理等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产出精品咖啡从良种良法起始,是一个长期坚持的目标和方向。
精品咖啡要从品种、种植、管理、采收、初加工等全流程打造一套规范的标准体系,有一套属于保山小粒咖啡的种植规范,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落实操作规程,记录可溯源,从源头把好精品关。
纵观世界咖啡产业发展,精品咖啡以标准化生产确保质量和品质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小气候、特殊风味及加工方式等优势,推出具有保山特色的产品。通过建设一批产地鲜果集中处理中心,建立完善色选分级、微水脱胶、低温干燥绿色生产线和配套废水回收利用设施,提升初加工水平。再到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精深加工生产线,扩大规模化精深加工产能,提升加工创新转化能力,力争到2025年咖啡精深加工比例提高到50%以上。
现在,无论咖啡种植、加工、贸易还是咖啡庄园都打着“精品咖啡”的旗号,“精品”这个词被用烂了,以现行的价格协商制模式,25%左右的精品咖啡没有卖到精品的价格,精品咖啡占整个咖啡市场的产能又相对较小,精品咖啡之路依旧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艰难之路。从种下精品咖啡苗到3年挂初果,保山咖啡必将经历精品咖啡建设的阵痛期。成立精品咖啡协会或不失为一条出路,通过精品咖啡协会确立精品豆标准,以市场公允的价格长期收购精品咖啡豆,建立全新的精品豆销售模式,同时对咖农进行精品咖啡种植加工的培训、指导,一步步推动保山精品咖啡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从不成熟走向成熟。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