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邓红”与羊肚菌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 周宏武
腾冲的雨水是一直持续到秋末的。在秋雨绵绵的日子,大部分腾冲人宁愿选择深居简出。就算是周末假期,也只是迅速到菜市场搞一次性采购。但还是有那么一群老饕,对于食物的挑剔程度超乎常人想象。一天不见新鲜菜腥,浑身就像蚂蚁满身爬一样周遭不带劲,非要逼自己下次厨房做次菜,满足了口舌之欲,才落得心安神定。
这个周末,腾冲的东湖照样是惏露霏霏。但美食家早已按捺不住身体里面的肾上腺素,天才蒙蒙亮就穿好水鞋,撑起洋伞往两公里开外的菜市场奔,按其说的道理,早买的菜早新鲜。菜市场不大,但是基本上是应季食材,美食家早已盘算好,家里冰柜里摆着一块三年的“诺邓红”,再配上一点菌类同煮,那简直是“汉三杰闻香下马,吕神仙知味停车”了。这个季节,除了鸡枞、松茸等时鲜菌是食客的掌中宝外,营养价值高,安全无毒的羊肚菌也是食客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成为家里有两个娃娃的美食家之首选。
羊肚菌买回来了,“诺邓红”也摆放在了案板上。羊肚菌大家都熟悉,因其伞盖呈灰褐色褶皱网状,神似羊肚,因而被称为羊肚菌。在我个人看来,羊肚菌三月大熟味淡,八月小成而鲜甜,少而精是上品。而这腿“诺邓红”是一位大理“达高”(白族话:大哥的意思)腌制用来招待未来女婿接亲时用的,因为腌制数量太多,在我的央求下匀给了我一腿。
“诺邓红”是大理诺邓村腌制的火腿,因其肉质嫣红似火得名。北宋苏东坡在《格物粗谈·饮食》中明确记载了火腿的做法,“火腿用猪胰二个同煮,油尽去。藏火腿于谷内,数十年不油, 一云谷糠。”云南除宣威火腿闻名外,大理诺邓火腿同样享誉全国。诺邓火腿之所以著名,因其火腿有特殊的色、香、味。这些特殊的色泽香味,跟诺邓的气候和物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诺邓火腿做工精细,选料认真,用来腌制火腿的盐,是当地自产自销的诺盐,另外在诺邓特殊气候条件和老一辈传承的制作工艺加持下,形成了“诺邓红”现有的完美品质。
家中顽童在院子里杂耍,我在厨房里套着围裙做饭。《舌尖上的中国》里有那么一句解说词:“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用简单的烹饪手法。”我一直也遵从这样的道理。将火腿、菌子在土锅中码好后,只加入清水、仔姜、胡椒、枸杞,尽量做到不串味、不夺味。土锅里火腿在沸腾,羊肚菌在洗澡,肉与菌碰撞不时发出“咕得咕得”的声音,我的魂儿也跟着浮浮沉沉。
俗话说“馋猫鼻子尖”,家里两个顽童在院子里嬉闹,锅里鲜香的味道将他们勾到了厨房探寻本源,我眯眯笑地看着两人滑稽的模样,如同我小时候一般。我小时候也是这样,闻见肉味就骨头酥麻,一定会顺闻着味道去抓肉吃。每每这个时候,有人总会愠道:“真正是‘馋皮鼓’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汤也慢慢沉香乳白。揭开锅盖,两位顽童又想拿起汤勺伸进锅里。我正想用“馋皮鼓”这个词来打击,转念一想,物资匮乏的幼时被人喊腾冲方言:“馋皮鼓”,尽管带着玩笑,其实是很伤自尊的。我们不能将自己的苦难再传递给下一代。于是我轻轻地拿起筷子,夹起火红的“诺邓红”,微笑着将火红的生活送入孩子的嘴里,我相信那时的我眼里全是父爱。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