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雾山中三奇寺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 周宏武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一缕西风从窗外吹来,伏在桌上的我被这风唤醒了。抬起昏沉沉的脑袋、撑着酸涩的双眼,倦乏布满了小屋,特别使人感到烦闷。幸好风中夹着些许栽植在东湖岸边细桂花的味道。倦乏和花香在两者间交融中和,人总归不至于颓废得一蹶不振。
昨日,在微信好友群里看到有人晒出了腾冲市北海镇三奇寺的照片。心中转念,何不趁天气不湿不燥,心情平定无杂之机,前去探胜一番。
驱车顺着腾泸二级公路到达北海镇境内,穿过布满网红“粉黛乱子草”的玛御谷大门,从玛御谷温泉向上往谷花鱼稻田方向行驶,至稻田驿站酒店口,顺主路前进,看见一石碑书“清河”两字,左转再往细柴山走,过二里路便可到寺脚。许是对于路况不熟,估计失误,车辆行至半路,被一堆砂石所阻,因车身太宽,无法通过,只好又原路倒回,返回至洗衣小亭外一块黄土院场,将车摆下,才换作步行朝山。
许是机缘巧合,在停车的过程中,恰遇一位四川成都到地探访的道长。此人头顶盘髻,胡发浓密,身着麻质短衫,脚蹬人字拖鞋,后背挎金丝竹篓,篓内装有食物陈杂,我仔细观察了一番,道长面相五十有余。相遇侧身时,与我稽首作礼,走路大步流星,俨然一派道骨仙风。一并出发后,我紧赶慢赶才与他同时到达三奇寺山门。
从山门仰视,神圣的建筑就在面前。远远望去,古木苍藤、荫庇依缠、琤琮应和,真有“仙山琼阁”之感。沿幽静石阶,穿莽林,过雾海,听不完的松涛潺潺,看不完的奇花野草。一路无话,径直到达山顶。凭栏远眺,对面就是古十二景之“笼苁朝云”。望着天蓝山清,让我的视觉有了强烈的冲击,我的身心得以升华,灵魂得以荡涤。同行的老道给我讲了关于望乡台的故事:“传说人死后,阴间地府根据生前的善恶,来生变牛变马,成仙成道,托生转世。在此之前,准许在高台前对乡一望,然后一了百了。另外一种对望乡台的说法是,中国人思乡观念强,离别家乡后,对家乡总有一种眷恋之情。能在高处看到家乡,必然登临,所以在不论佛经道籍中,都有一个叫望乡台的地方,作为寄托思念家乡之处。”
在寺里茹素时,就着大叶茶吃着酥豆腐配红米饭,寺里的善男子信女人开始与我闲聊起来,三奇寺因为有着三个神奇的传说,所以成为腾冲著名的宗教活动场所之一,在海内外也很有名气。对于“三奇”说法也多种多样,第一奇是树叶不落庙屋顶。我仔细地观察过,寺院四周竹林、杂树很多,各种叶子时不时会随风吹落到瓦片上,不大一会儿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使得屋瓦久不生尘;第二奇为房前屋后不结蜘蛛网。我猜想可能是因为建造寺院的木料有特殊味道,所以蜘蛛才不会吐丝挂网。这第三奇乃泥塑佛像不长苔。腾冲气候湿润,到了雨季,各种器物都或多或少会产生青苔,三奇寺山顶殿宇只有半截围墙,但里面供奉的神像身上却干燥异常,不长苔藓,色彩鲜明。
对于三奇寺,还有其他的神奇传说。原备建寺地址是澡塘河边的仙人洞,动工时却发现主梁不翼而飞,四处寻找才找到主梁在三奇寺现址,善信觉得这是神仙指点,就将寺建盖在此。
在隐雾重重中,三奇寺远离尘世,没有一点半星的商业气息。登上胜山,投身自然,皈依自然。在自然中饱饮自然风光,饥餐自然秀色。在游历中饱读人文精神,渴饮人文情怀。我暂时抛掉七分俗事,来感受自然哺育,万物恩泽。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