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那边——一对夫妻扎根乡村教育30余年的故事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他们坚守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山区学校,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以校为家、爱生如子的教书育人故事;他们是乡村孩子看世界的第一个窗口,帮助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扎根大山,用坚守播下希望的乡村教师。
山那边
——一对夫妻扎根乡村教育30余年的故事
本报记者 傅华平 韩佳梦
梦起航的地方
翻开2023年度“保山市优秀乡村教师”杨树银的简历,34年,从马田小学到烈马小学再到茶花小学,除了从民办教师变为正式编制,在不同村小间兜兜转转的她始终没有走出杨柳乡,但她却与丈夫鲁国贤并肩战斗,用30余年的坚守帮助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了大山。
1989年,隆阳区杨柳乡马湾村的杨树银在初中毕业一年后获得了报考民办教师的机会。顺利通过考试之后,她成了马田小学的民办教师。此时的民办教师身份对于杨树银来说,就是一个月薪60多元的“饭碗”,相比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少了一些辛劳。
上岗后的杨树银认识了同样是民办教师的鲁国贤。此时,25岁的鲁国贤已独自在杨柳乡河湾村烈马教学点任教3年,一个人管着四五十个学生的复式班。1991年,烈马小学的学生增加到了60多人。杨柳中心校决定调配一名教师到烈马小学,但因学校偏远而未能成行。见此情景,杨树银自告奋勇前往烈马小学。最终,此举成就了一段“夫妻档”教师扎根乡村,守护农村娃求学梦的佳话。
夫妻俩在讨论教学问题
于是,那个四面透风、破烂不堪、不通电灯、没有围墙、离最近的村集市也要步行2小时左右的教学点成了夫妻俩的家;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块村里的木匠锯出的木板涂上墨汁制作的黑板,就是教学的全部家当;竹棍作直尺,粉笔盒就是长方体,屋顶房架就是三角形……在车轮钢圈的敲击声中,夫妻俩度过了6年职业生涯的成长期。
他们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批改作业、自学提升;周末一起家访,动员辍学孩子返校;放假时,闲不住的鲁国贤就修补修补破损的桌椅、漏水的屋顶……1994年,教学点的学生从60多增加到了80多,鲁国贤决定盖间简易的教学用房。为此,月工资总额不足200元的夫妻俩带头捐了500元钱,并带动村民捐款1000多元,免费出工出力,盖起了一间简易的教学用房。
“很多人说烈马条件艰苦,可我们并不觉得。”30年后再谈烈马,杨树银依然这么认为。“村民们没有文化,无法有效配合学校教育,但他们无条件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的支持。他们总说:‘把学生交给老师,就一切听从老师的管理。’孩子们也很喜欢老师,课后都喜欢围着老师问长问短,甚至会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穿着打扮、生活习惯。当时的我们,对外面的世界也知之甚少,但为了孩子们,我们愿意去学习、去提升,以满足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我们自己就是山里人,知道山里孩子缺失的东西,愿意尽己所能去帮他们弥补,哪怕这些东西在山外的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
杨树银与烈马小学的孩子合影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也为了给未来找条出路,夫妻俩认真准备自学考试,先后获得中师自考毕业证,并先后于1997年、1998年顺利转为正式编制。
随着山区教育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烈马、新安寨、马田这些偏远山区的教学点相继撤并,鲁国贤和杨树银也调整到了茶花小学。可杨树银说,她常常会梦回烈马,因为那里是他们教育梦起航的地方。自那时起,教师,于她而言不再只是一个“饭碗”,而是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乘风破浪的夫妻
从烈马转至茶花,鲁国贤和杨树银教育事业迎来了新起点,也面临着新挑战。
1997年,鲁国贤被委以茶花小学校长的重任。不同于烈马的复式班,处于上升期的乡村教育,发展速度与条件无法匹配。师资力量不足的乡村小学,不仅教学任务重,其他事务也繁杂,许多事情都需要鲁国贤亲力亲为。
“这是上级对他的信任,再难我也会支持他。”杨树银说。此后27年,茶花人见证了一段“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的乡村教育奋斗史。
杨树银与茶花小学的孩子在一起
2001年,新学校刚刚建成,为了美化校园,同时也不影响到孩子们的正常学习,夫妻俩只能趁着周末找来树苗。担心不及时移栽会影响树苗成活率,两人在一位驻村工作队员的帮助下马不停蹄地打塘、栽种、浇水,在凌晨1点才把树苗全部栽下。
2005年,阿亨寨和清水塘的学生合并到茶花小学,茶花小学开始实行寄宿制。因为没有食堂,学校只能在空地上搭起简易灶,给孩子们生火做饭。“即使是高年级的孩子,也不过十一二岁。”为此,结束课堂教学的杨树银,都要匆匆赶到简易灶旁,帮孩子们生火,教他们煮饭、炒菜。“当你看到30多个小灶,一字排开,而大多数的孩子只是就着咸菜下饭,顶多炒点洋芋、白菜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杨树银就会趁赶集时多买点肉,间或给孩子们加点菜。
农村孩子普遍艰苦,很多时候,杨树银要帮学生缝补破旧的衣服和被子,帮他们添置洗漱用品,为特殊家庭的孩子购买学习用品;每天晚上,只有把住在空置教室里的女生、住在简易房里的男生安顿好,夫妻俩才能回到他们同样位于简易房里的“家”。
“茶花小学的校长,有一半是杨树银在当。”对于这样的玩笑话,夫妻俩都不在意。只是聊起往事,如今已退休的鲁国贤向记者表达了深藏于心的歉意:“从工作的角度来说,我感激她;从亲人的角度来说,我亏欠她。当校长27年,最脏的活让她干,最难上的班让她带,排不下去的课让她上,而她从无怨言。最苦的那段时间,为了支持我开展工作,她每天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宿舍,整天就围着学生转。”
鲁国贤与杨树银
对于杨树银来说,无条件地支持丈夫,源于亲人之爱,也源于事业之爱。“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那天起,我就已经立下了‘把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的誓言’。”杨树银说。
“在乡村学校当老师,真是又当老师又当妈啊!”就在杨树银夫妇倾尽全力照顾着茶花小学的孩子们时,他们的儿子正在40公里外的学校里学习一个人慢慢成长。多年后,每每想起儿子,夫妻俩都会眼泛泪光,“始终觉得亏欠了他。”
其实,儿子在城里就学期间,夫妻俩也曾有过调得离城近一点的想法。只是,当中心学校决定把夫妻俩调离茶花小学的消息传到茶花村村支书的耳里时,村支书立马带上村小组长、部分村民到中心校请愿,坚决不让夫妻俩离开茶花小学。“我从没觉得村民们坏了我家的好事。只是此事以后,我们再没动过离开茶花小学的念头。”鲁国贤说。
永不停歇的追梦人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茶花小学有了自己的食堂,孩子们住进了宿舍楼,老师从4个增加到了11个;杨树银夫妇有了12平方米的“家”;27年前连初中生都少有的茶花村,现在走出了30多个大学生;鲁国贤先后被评为“云南省从教20年以上优秀教师”“云南省优秀教师”;杨树银被评为“保山市优秀乡村教师”……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新的问题也不断呈现。近几年,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也在逐年增长。茶花小学185名学生中有84名留守儿童。学校不仅要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还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以前是家长不会管,现在是没有家长管。”虽然离退休仅有3年,但杨树银对工作的热情丝毫未减。她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问题,我们始终要认准“帮助孩子成长”这个目标。为此,她不定期让学生与父母视频聊天;定期家访,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和家庭困难;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化解他们的不良情绪……
在缺失的家庭教育面前,孩子们的课后作业且不论优劣如何,完成度都很难保证。“既然这样,那就不给他们留书面的课后作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本已超课时的老师们又多了份额外的任务:利用课后辅导、延时服务的时间辅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间接地分担了家庭教育的部分责任。
“一开始,也有老师觉得这样的安排不合理,但看到孩子们的成绩一天天提升,大家都默默地用行动支持这项工作。”接任鲁国贤校长之职的茶花小学新任校长王李光说。
杨树银参加保山市第39个教师节表彰大会
“2017年前,杨柳乡的小学教学成绩排第28名,全区倒数第一。2020年以后,逐渐提升到24名、21名、17名,2022年上学期,杨柳中心学校的成绩因实现了跨越式提升被作为隆阳区教育提升现场会的典型;2022年,鲁国贤所教班级小升初语文考试获得隆阳区第一,杨树银所教班级三年级数学考试获隆阳区第五;2023年上学期,杨柳中心学校被评为市级优秀学校……”在杨柳中心学校副校长郭荣泽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山区乡镇教育蓬勃向上的景象。
“我们一直在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也许这个过程很长,但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很多像鲁国贤、杨树银这样的老师。”郭荣泽说。
采访过程中,我们认识了茶花小学的茶桂芳老师。她是杨树银老师10多年前的学生。2021年,她在考取特岗教师时,获得全区小学语文科目第3名的好成绩,本可选择坝区学校的她毅然选择了杨柳乡,并最终被分派到自己的母校。“我想成为杨老师那样的人。”这个25岁的女孩说。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