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山 > 新闻

保山,血火淬炼的滇西抗战前沿阵地 (古迹寻踪)

发布时间: 2023-09-18 08:09:09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DDD保山日报网

  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在保山组织阅兵  俞 匀 供图DDD保山日报网

  滇西抗战期间卫立煌(右二)等长官部成员在马王屯驻地合影  李枝彩 供图DDD保山日报网

  抗战胜利后在光尊寺创建的保山远征中学 李枝彩 供图DDD保山日报网

  本报记者 刁丽俊DDD保山日报网

  “9·18”的警钟即将响起,回望曾经硝烟弥漫的滇西战场,依然山河激荡,壮志凌云。DDD保山日报网

  从1942年5月至1944年5月,两年多时间里,20万将士在怒江两岸以血肉之躯搏国家民族之安,留下了让我们永远铭记的英雄壮歌和历史功勋。怒江奔流,英魂仍击长空。本期古迹寻踪,让我们走进——DDD保山日报网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里,滇西反攻战的胜利,无疑是一针强心剂,给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增添了巨大信心。1944年夏秋,在存在了2000多年的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通商大道上,世界再次记住了滇西,记住了保山。尽管已经过去了79年,但远征军长官司令部遗址还在,滇西反攻作战会议会址还在,远征军十一集团军、二十集团军司令部旧址还在,更多的军民合作办事处、野战医院等旧址还在——滇西人民不忘国耻、奋发图强的血性和豪气还在。DDD保山日报网

  马王屯,滇西抗战的神经中枢DDD保山日报网

  马王屯,原本只是保山坝东北角一个普通的小村子,因为与中国远征军在79年前的一场因缘际会,它有了一个永立滇西的名字——立煌营。立煌,就是中国远征军司令部长官卫立煌。在抗日战场上,卫立煌因战功卓著被称为“五虎上将”中的虎将。DDD保山日报网

  1942年5月5日以后,敌我双方在怒江两岸形成对峙状态,虽然中国远征军在长达400公里的江防线上修筑了无数碉堡和坚固的工事,但日军强大的攻击能力和膨胀的野心依然对中国西南的半壁河山形成严重威胁。蒋介石进而与盟军协商,加速制订滇西反攻计划,于1943年4月在云南楚雄成立中国远征军长官司令部,并任命卫立煌为司令部长官。DDD保山日报网

  作为军人,作为远征军的高级指挥官,目睹1941年10万远征军将士在缅甸失利,近6万将士在野人山成为枯骨,卫立煌血洗耻辱之心日甚。为了更利于前线指挥,他把长官部搬到了距江防线70公里的马王屯。DDD保山日报网

  长官部设在马王屯后山的密林里,松树、柏树、银桦树、乌桕遮天蔽日,极具隐蔽性。此时站在空旷寂静的营地里,仍能想象将士们高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勃勃英气。1938年滇缅公路通车后,因其地山势平缓,交通便利且林木繁密,被选作当时的外援物资屯集基地,建有多个大型停车场和大量的仓库建筑。保山“五四”被炸后,仓库物资全部被搬空。先是远征军七十一军到保山,在这里设军部教育总队,作为轮训该军军官及军士的基地,之后让给远征军长官司令部。曾任长官司令部参谋的张子文在一篇回忆录里说,卫立煌到达马王屯后,与副长官黄琪翔将军各住一个仓库,司令部各处室、警卫部队及协同作战的美军后勤人员分别住在30多座仓库里。卫立煌在这里运筹帷幄,每天工作到深夜,但无论睡多晚,总是按时早起,军士们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在松林中跑步或做操。DDD保山日报网

  远征军实际统辖2个集团军,共6个军16个师,约20万人。庞大的军队需要庞大的后勤保障,这同样是对一个将军运筹帷幄能力的考验。卫立煌到云南宣誓就任远征军司令部长官不久,到昆明与龙云接洽,开诚布公,得到龙云的军需物资支援。到保山后,召集各将领晓以救国大义,摒弃私见,一致对外。同时联系地方群众,不分种族一视同仁,尤其对当地的彝(傣)族土司,做到礼遇有加。滇西共有土司十几个,握有绝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粮食供应潜力尤大,对搜集敌人情报也极为得力。有了这些力量的支持,卫立煌少了很多后顾之忧。DDD保山日报网

  外部的问题得到解决后,最重要的就是内部的整训和战斗力的提高。中国远征军的教育是以军委会驻滇干训团和兰姆伽训练学校的教育为基础。两校教官多数是美国人,训练美国新式武器的使用。各部队选初级干部到驻滇干训团受训,毕业后,各回原部队担任教育骨干。卫立煌进一步令各部队军部成立干训团,师部成立军士训练班,毕业后为师团营连的教育骨干。同时,他还时常到各部队视察训练情况,并加以指导。DDD保山日报网

  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反攻。中国远征军的东岸防线沿怒江北起泸水以上,南至龙陵滚弄以南,长达400公里。在选择渡江点上,卫立煌多次带领各级指挥官、参谋长、美军联络参谋沿怒江实地勘察,最后选定栗柴坝、勐古、大沙坝、双虹桥、惠人桥、攀枝花、毕寨渡、打黑渡等12个渡口,沿线长达150公里。DDD保山日报网

  为争取滇西反攻的制空权,卫立煌请盟军联络参谋长窦恩在反攻作战中出动B-24、B-25型重磅轰炸机。再次,协调与美第十四航空队少将司令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的关系。当时,十四航空队驻守保山,拥有昆明、沾益、云南驿等5个空军基地,对日机的偷袭具有绝对威慑作用。DDD保山日报网

  妥善处理了军政、民族、派系、盟军关系;最大限度完成了军队的整编、部署和装备;一次次深入前线实地观察地形、江流、前线阵地和敌方动态,制订反攻作战计划,核定攻略方案——一切准备就绪,卫立煌立即向重庆军委会报告,争取早日发动滇西反攻。DDD保山日报网

  为策应驻印军缅北作战,1944年5月11日,卫立煌在马王屯下达滇西反攻作战命令。当晚,中国远征军横渡怒江天险,向侵占腾冲、龙陵的日寇发起强大反攻。DDD保山日报网

  在此后8个月的时间里,无论是云天之上的高黎贡,还是“东方的直布罗陀”大松山,全体将士血染疆场,以牺牲2.4 万多人、受伤3.1万多人、生死不明3100多人的代价攻克日军重兵防守的腾冲、松山、龙陵、芒市等重要城市。DDD保山日报网

  滇西抗战胜利后,1945年2月,重庆成立全国慰劳团,慰劳团倡议将马王屯改名立煌营,团长于斌撰《立煌营记》。立煌营旧址一直得到马王屯村民的保护。DDD保山日报网

  光尊寺的荣光DDD保山日报网

  光尊寺是一个集儒、道、释三教精髓的宗教建筑群,高居于板桥镇北1000米的山顶上,为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南诏王皮逻阁所建。因建筑群庞大,进入民国以后,一度被用作学校和乡绅聚会场所。DDD保山日报网

  1942年5月之后,中国远征军进驻保山。十一集团军36师、88师驻防怒江前线,87师进驻保山板桥,师部驻光尊寺。在板桥等地开展训练半年多后,87师师部移驻施甸接替36师防守怒江下游,光尊寺一直为师部留守处。1944年4月,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移驻保山后,光尊寺改为直属通讯站。长官部部分机关也进驻光尊寺。DDD保山日报网

  反攻前夕,司令长官部在光尊寺文昌宫召开高级将领作战会议,确立反攻的核心:担任右翼攻击的二十集团军10万人马,在霍揆彰的指挥下,渡过怒江后对固守高黎贡山南、北斋公房,冷水沟之敌发动攻击,而后横扫腾北,收复腾冲;担任左翼攻击的十一集团军10万人马在宋希濂将军的指挥下,沿惠仁桥、三江口一线,对固守松山之敌发起攻击,然后由南向北从滇缅公路方向包围夹击日军,占领滇西重镇龙陵。DDD保山日报网

  1945年1月,滇西抗战胜利后,卫立煌与李根源、李国清等地方官员决定,在光尊寺开办一所学校,校名为远征中学,以此纪念中国远征军的反攻基地——板桥马王屯。此后的四五年间,学校聘请了一批中共地下党员及进步教师任教,培养了一大批革命骨干,如唐登岷、孟循时、范如椿、杨畅东等,加速了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也使远征中学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是保山的革命活动中心。DDD保山日报网

  1950年,光尊寺被保山县粮食局征用为粮食仓库,得以完整保存下来。2001年春,粮食部门把仓库迁出,光尊寺归还板桥镇,由世科村委会安排人员清理保护。2003年12月18日,光尊寺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DD保山日报网

  战时医院的特殊使命DDD保山日报网

  2023年9月12日,“古迹寻踪”采访组来到施甸太平街老街子,街子尽头的一间民房,曾是野战医院军医室。房子临街,前为主房,后为庭院。DDD保山日报网

  尽管已经过去了79年,但民房端头那间军医室仍在,由于得到房主的刻意保护,当年远征军粘贴的“I5RIPS军医室”标志,被完整保存了下来。一个燕子窝挂在房梁上,它似乎以春天穿梭的身影提醒我们,历史会远去,但记忆还在眼前。DDD保山日报网

  保山市博物馆原馆长李枝彩老师介绍,滇西沦陷后,中国远征军第71军第36、第87师先后入驻地临怒江前线的太平镇,在太平街东侧的观音寺设野战医院以救治伤员。期间,为减轻医院的压力并确保安全,又在太平街借用杨庆昌家的商铺设立单独的“军医室”,由野战医院派军医轮流坐诊,为当地民众看病治疗。1944年5月大反攻开始后,野战医院前移,军医室随之关闭。DDD保山日报网

  1942年5月至1944年5月,随着大军云集保山,各级军队的医疗机构也进驻保山。DDD保山日报网

  隶属军政部直辖的有陆军医院、后方医院、兵站医院。DDD保山日报网

  隶属各军的卫生机构,有第六军第一野战医院,先后驻腾冲三元官、阎家中、和顺乡、小西等地;第七十一军第一野战医院,驻保山王官屯;第二野战医院,驻保山蒲缥;第三野战医院,驻保山由旺。DDD保山日报网

  这些医疗机构,在保山地区驻扎的时间长短不一,大多在战争胜利后陆续撤离。而后,有一部分军医流落各县,有的参加当地卫生院、所工作,有的开设私人诊所,对本地西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DDD保山日报网

  关于战时医院,遗留下来的旧址还有很多,比如施甸一中曾设有后方医院;施甸电影院曾是第二野战医院;由旺少保寺曾设有第二十一野战医院,这是施甸境内最大的后方野战医院,驻有国际医疗队的医生;杨氏宗祠,曾是第十一集团军战地医院。DDD保山日报网

  战时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场所,承担着特殊的使命,既为军,也为民,许多生命得到延续,许多家庭得享安宁。我们当铭记。DDD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DDD保山日报网

画板 2@2x-100.jpgDDD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