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党建领航抵边村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近年来,腾冲市深化“组织强边、开放活边、守土固边、富民兴边、和谐稳边”行动,针对集体经济发展中人才缺乏、资金不足、路径单一、监管不力等方面的问题,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稳步推动抵边村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22年底,全市6个抵边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51万元,全部达50万元以上,村均超108万元,边民人均收入超1.67万元,超全市平均水平2000元。
力量如何聚?建强组织体系,各司其职“强起来”
腾冲市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引擎,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健全“三项体系”,全面压实责任。
优化指导体系。腾冲市由市委主要领导统筹抓总,形成“市委书记+挂联单位主要负责人+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的五级指导体系。多部门协调联动,组建工作专班积极开展调研,按照“一村一策”研究制定6个抵边村集体经济发展方案。五级指导体系各负其责,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牵头实施固定资产投资、种养等各类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
建强组织体系。腾冲市在滇滩、明光、猴桥三个边境乡镇组建“国门大党委”,建立“市级领导挂点、市直部门包保、乡村专班推动”的工作联动机制,各边境乡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选优配强抵边村村组干部,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深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推进抵边村村民小组党组织全覆盖。持续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双整百千”四级联创,以“集体经济强村”为落脚点,加大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设立党组织力度。
打造战斗体系。腾冲市在边境一线建强乡村振兴实战队伍,牵头向边境乡镇选派懂技术、熟业务、有担当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490名,调整轮换不适宜驻村的干部5名;积极引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能人大户、致富带头人参与到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结合“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万企帮万村”“万名人才兴万村”“高层次人才走边疆”等行动,2023年以来,组织各类专家80余人次到边境开展服务活动22场次,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撑。
资金从哪来?抓实强村工程,三足鼎立“聚起来”
腾冲市紧紧围绕村集体“有钱办事、有钱兜底、有钱分红”的目标,通过采取“村民自筹+社会引资+财政扶持”的方式,有力抓实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项目扶持和支撑。
财政扶持“唱大戏”。2019年以来腾冲市共争取实施中央财政资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各类项目104个,项目概算总投资14385万元,其中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6103.2万元,产生600余万元集体经济收入,6个抵边村实现强边固防“四位一体”项目全覆盖。
社会引资“强筋骨”。腾冲市结合抵边村集体经济发展实际,以固定资产持续创收为导向,在边境乡镇实施集镇商铺、木本油料加工厂、乡村旅游游客服务中心等固定资产建设项目26个,引入第三方负责经营,近三年来实现创收60余万元。明光镇自治社区坚持组织领航发展,引进云南极边茶业公司,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订单”的联动发展模式,使乌龙茶产业从“单打独斗”走上“协同高效”之路。
村民聚力“锦添花”。腾冲市有效盘活农村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以及农民闲置资金、房屋和宅基地等生产要素,充分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多种实现形式。猴桥镇胆扎社区依托琅琊山、琅琊湖、共和国1号界碑及郭彩廷先进事迹等红色资源,大力发展边疆“红色旅游”,鼓励群众制作民族特色产品,开办家庭小作坊,规划利用冷水资源发展三文鱼养殖,2022年三文鱼养殖实现创收16万元。
路子怎么阔?创新发展模式,多元探索“宽起来”
腾冲市通过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鼓励大家拧成一股绳,促进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内外联动、多元探索,通过“四个一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产业赋能发展壮大一批。腾冲市立足资源优势,聚焦边疆特色产业,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持续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以组织优势推动沿边特色产业、旅游产业、民族文化产业等经济效益的转化。按照“1+3+6”肉牛产业发展模式,腾冲市6个抵边村建成牛场6个,村级集体经济预计增收60万元。
盘活资源发展壮大一批。腾冲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全市经济发展布局,与乡村振兴统筹部署、同步推进,激活农村土地、闲置资产、自然风光等“沉睡”资源,不断强化“造血”功能,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明光镇麻栎社区探索出以“党组织+种植大户+群众”的产业模式,创建出明光麻栎高寒旱谷稻米特色品牌,走出党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稻”路。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一批。腾冲市围绕全市“1+19+206”目标,着力打造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因村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打造农、文、旅全产业链首尾相连、互为补充、渗透融合的市场经济主体,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和农业产业经营平台,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目前,6个抵边村已实现党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
边境贸易发展壮大一批。腾冲市把口岸经济与边疆党建深度融合,推行“国门党建+边境旅游+边境贸易”模式,实现“景区+红色+边贸”融合发展;抓实两新党建在企业的引导作用,不断优化猴桥口岸的营商环境,推动跨境商贸物流、产业加工、国门新村等业态发展。2023年上半年,腾冲市实现出入境人员19.6万人次;实现进出口总额62.25亿元,增长325.26%。
后劲怎么提?强化管理考核,奖惩并用“活起来”
腾冲市在边境地区,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经村级党组织讨论决定机制,抓好“四议两公开”、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落实。
管好三资“责任田”。腾冲市积极开展“开门大接访、基层大下访、入户大走访”为主要内容的“三访”工作,制挂公示牌、设立举报箱,对反映涉及村(社区)“一把手”和集体“三资”方面的信访举报、问题线索,组织力量定期开展分析研判,直查直办、快查快办。近三年来,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00余条,处置问题线索70余条。
控好监督“红绿灯”。腾冲市制定《腾冲市开展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和重点示范监督工作方案》,采取试点提级监督和重点示范监督方式,在边境乡镇选取3个村作为重点示范监督点,聚焦村级党组织“一把手”,全面开展村(社区)集体资金财务收支、资产、资源清查核实、登记、处置工作,将管党治党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用好奖惩“指挥棒”。腾冲市实施正向激励,制定《腾冲市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十条措施》,明确通过产业发展增收明显的村,可从集体经济收入的纯收益中列支不超过20%作为村干部创收奖励。开展评先定级工作,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指标作为村级党组织评先定级重要依据,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明确当年村级集体经济每新增1个50万元以上村(社区)加0.2分,新增1个100万元以上加0.5分,不断激活发展动力。
尹晓东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