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的“哨声”在小网格吹响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为民的“哨声”在小网格吹响
本报记者 字相禹
“阿勇,我想给你送几个月饼,又怕违反你们的纪律,但不把想法告诉你,我心里扎实过意不去。”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昌宁县田园镇文昌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勇接到社区张大娘的电话,她希望通过小小的月饼,感谢陈勇在得知她孙子患有佝偻病,一家人打算放弃治疗后,主动上门家访、积极联系爱心人士、协调上级部门帮助她家解决困难的为民情怀。
虽然没有收下代表干群关系融洽的“暖心月饼”,但陈勇却尝到了作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获得的“民心糖”。
群众愿意给干部送上甜进心的糖果,首先需要干部办好暖民心的事。
2022年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流动人口进入县城工作和生活,文昌社区不仅要面对10个居民小组的日常事务,还需尽快拿出5个新开发小区、5个征地拆迁棚改安置小区、1个老旧小区由于居民相互不熟悉,出现人情冷漠、诉求增多、管理困难等问题的解决措施。
面对复杂的情况,文昌社区在田园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重新在原有大网格的基础上,又把社区科学划分为12个网格,并按照5户至15户的标准组建网格信息小组,搭建起由党支部书记、居民小组长、业主委员会、楼栋长、网格信息员等收集群众诉求的354个网格体系,希望社区能第一时间听到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哨声。”
正是得益于散落在各个小区网格员吹响的“哨声”,文昌社区才能很快为城市发展中凸显出的邻里关系冷漠、群众诉求增多、管理难、人心散的“城市病”开出一剂良方。
2023年6月13日,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智慧系统推广应用现场点评会在昌宁召开,会议组织与会者到基层社会治理的“昌宁品牌”——文昌社区进行了参观学习。
“社区工作推动不了是因为群众不满意,群众不满意的根源在于社区不能及时收集和回应他们的诉求,只有改变服务方式,从粗放变精准,才能笼络民心,助力社区治理由难变易。”在上台分享治理经验时,陈勇这样说。
精细化网格体系的搭建和网格员作为第一“吹哨人”的责任明确,让社区很快了解到宏华小区居民因没有监控和道闸设备,不仅民怨很大,还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随即,陈勇第一时间组织了5名社区人员入户听取意见,组织召开户主会,通过居民自筹一部分、社区争取一部分的方式,很快就为小区安装了监控设备和道闸系统。
几天后,社区综治中心又接到信息员上报:棚改安置小区文荣小区不久前安装的46盏太阳能、风力两用路灯,由于安装时风扇过于靠墙,导致很多卡在墙上和排水管上,不同程度对房屋墙体及排水管造成影响和损坏。接到反映后,社区及时派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进行查看,并及时向田园镇综治中心、田园镇党委政府上报,第一时间帮助居民进行路灯维修,对影响居民房屋墙体及排水管的30盏路灯风扇进行拆除,及时为群众处理了烦心事。
网格员吹响“哨声”后,社区干部在手机微信群里就能第一时间了解群众诉求,主动及时地为他们解决烦心事,在为社区工作赢得点赞的同时,也增强了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
在小“哨声”吹出为民情的同时,文昌社区还针对小区居民关系生疏、平时沟通交流少,信息渠道闭塞的现状,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将居民从家里引出来、玩起来、聊起来,并定期到各小区设立的夜话点听民话事、让民知事、解民难事。按照“听邻说事、请邻议事、帮邻办事、让邻知事、由邻评事”的“五事工作法”,目前已举办活动100余场次,及时进行处理事情400余件,为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平安在一线创建、人心在一线凝聚打牢了基础。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