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 “稻田+”里的多元丰收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如何让稻田收入来源单一,到多元增收?近年来,隆阳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立足资源优势,以“稻”为媒,积极探索“稻田+”产业发展新模式,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连日来,隆阳区西邑乡下坝社区的500亩水稻正在紧锣密鼓地收割,稻田里轰隆隆的收割机忙个不停。社区黑泥田合作社理事长赵朝友每天都要到稻田里走走看看。除了社里承包种植的230亩水稻,合作社还管理着市民们认养的60多亩稻田。
2019年,下坝社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按照“党支部+合作社+种植户”的流转思路,将土地流转给有种植意愿的大户进行种植,亩产收入比以前提高了近2000元。
2022年,下坝社区从2300亩高标准农田中规划出500亩坝田用于“稻鱼共生”项目,采取水田插秧种稻、稻田养鱼,真正实现了稻因鱼而优,鱼因稻而肥。
2023年,隆阳区继续探索“稻田+”产业发展新模式,推出稻田认养活动,市民们只需出不同数额的资金就可以认养一亩或者半亩农田的限时使用权,除了可以收获优质大米外,还有鲜美的稻花鱼可拿。今年下坝社区一共有60多亩农田被认养,由黑泥田合作社负责代管。稻田认养模式的推广,让认养主获得一块属于自己耕种的田地,让农民有了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两笔收入,村集体通过参与管理也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多方共赢。
西邑乡下坝社区党总支书记赵建松介绍,平时种一亩田,粮食和稻田鱼的收入有3200元左右,推出认养模式后,每亩可增加收入四五百元。而群众帮认养主进行栽插、管理、收割等一系列农事活动,还能增加一份收入。同时,社区筹建了稻米加工厂,每年收入约三四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增加了。
为了不断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西邑乡还建起了稻花公园,来这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周边的农家乐、小吃摊也慢慢发展起来,村民们的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
隆阳区“稻田+”模式的推广,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与二三产业紧密挂钩,融合了观光旅游、休闲养生、采摘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稳住了农民的“粮袋子”,鼓起了“钱袋子”。2023年,隆阳区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5.17万亩,超目标任务2.8个百分点,预计产量50.66万吨。寸喜梅 陶江龙 赵春良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