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莫拘泥于重阳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敬老莫拘泥于重阳
李洪才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每到这个日子,各地都在开展关爱老人慰问演出、爱老敬老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到处弥漫着浓厚的尊老、敬老、爱老氛围,让人倍感温暖。然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老人天天有需求,敬老爱老日常最重要。
重阳节敬老爱老,离不开各种主题活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逐步改善,老龄群体不断扩大,家庭规模日渐缩小,敬老爱老的时代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是我们今天敬老的重要含义和应有的作为。在新时代,敬老爱老重在平时和细节,只有让敬老爱老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常态,体现在朝朝暮暮的细微之处,才能使重阳节的价值在每一天都能存在。
敬老爱老应成恒久常态。重阳敬老是对敬老的一种提示,但敬老并非只在重阳节,更不是重阳节才敬老。敬老爱老是一种诚心的举动,而不能仅仅当活动做给他人看,更不能打着尊老旗号,敲锣打鼓作秀。一些团体和个人敬老助老的爱心和真心,我们不应该去质疑和怀疑,但是平时不注重行尊老爱老之举,只在节日里大张旗鼓地搞慰问,这肯定难脱功利主义之嫌,这样的热闹就成了一种折腾,敬老也就搞成了“惊老”。重阳敬老贵在恒久常态,恒久常态的前提是真心关爱,用心敬老,也只有发自内心地感恩,做到敬老爱老,才能让老人真正感受到“天天都是重阳节”。
敬老爱老重在细微之处。重阳节,不少人把敬老盯在了购物送礼上,却忽略老年人的内心感受。其实,现在多数家庭的老人物质条件都不错,他们缺乏的不是物质给养,而是亲情陪伴。陪伴是最直观的孝心,也是最好的慰问。因此,敬老还必须关怀老人的点点滴滴和方方面面:不仅要让他们吃得好、穿得暖、睡得香,享受现代的物质生活;还要投其所好,听其倾诉,美其心境。同时,陪伴也不光体现在子女身上,社区、慈善组织、公益团体、志愿者群体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营造关爱老人的社会氛围。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敬老爱老,莫拘泥于重阳。心里有孝心,天天皆重阳。只有把重阳敬老的传统铭记在心,体现在平时和细节中,更加注重解决好老人们生活中的痛点,才会将这个传统节日发扬光大,更有意义。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