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行之江山多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建设好美丽家园 守护好神圣国土”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建设好美丽家园 守护好神圣国土”
本报记者 胡 瑞
核心阅读: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两年来,保山24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争当美丽家园的建设者、民族团结的维护者、神圣国土的守护者。
保山市地处云南西部,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70公里,有腾冲、龙陵两个边境县(市),加之国境线较长且多数无天然屏障,国境通道、便道多,一度成为云南边境管控难度较大的州市。面对严峻复杂的特殊环境,保山市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意志,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一切代价,付出一切心血,管住边境,守好国门。
守护好神圣国土,事关治国安邦大计,事关边疆民族地区繁荣稳定,事关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保山市坚持把确保边疆安全、维护边疆稳固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不断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夯实党在边疆地区的执政基础,以富民兴边筑牢强边固防战线。
保山市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全力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兴边富民排头兵、乡村振兴示范区”战略目标,一体推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强边固防等各项工作,切实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保山人民的幸福之歌。
龙陵县的木城乡地处祖国边防前哨,国(边)境线19.71公里,是中缅边境要塞之地。在这里,一个村庄就是一个哨所,一个边民就是一个哨兵。当地群众充分发扬20世纪50年代等养武装民兵排“一把锄头一杆枪,21年守边疆”的精神,积极主动参与到守边当中,真正形成了“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群防群治网格化格局。
等养自然村隶属木城社区,与缅甸果敢幕泰乡隔江相望。一条路穿过等养自然村寨子,感恩路、感恩湖、思源池……这些以“感恩”命名的基础设施,展现出边境村寨发生的变化,也诉说着边疆儿女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殷嘱托,通过各民族的团结奋斗加快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着力夯实民族团结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边境繁荣发展、边民团结幸福、边防安全稳固的社会格局。
在等养村睦邻广场上,中间矗立的雕塑群寓意木城各族仁人志士共同托起党徽,通过抗战、发展、守卫、感恩等篇章表达出木城儿女长期以来爱国戍边、扎根边疆、艰苦奋斗的历程,这里的村民也用实际行动传承着等养民兵排“一把锄头一杆枪、二十一年守边疆”的光荣传统。
“请党放心,守边有我!”面对着随时有可能冒着风险偷越国境的不法分子,为守护好身后父母妻儿的安危,木城社区党总支书记罗祖龙铿锵有力地说:“作为一名党员,永远跟党走是我们的坚定信念,爱国守边是我们的光荣传统,我时刻准备着为家国付出一切,为了家园安全义无反顾!”
“等养的先辈们为了保家卫国,曾经一边扛起锄头搞生产,一边与土匪战斗保家园,被称为边境线上的‘蓑衣兵’。如今的等养村民,在村寨建设中不当‘配角’当‘主角’。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发力,拆除私搭乱建的猪圈、厕所、柴棚,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景观,投工投劳栽种贡菊,村组巷道墙体自费彩绘,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活品质。”罗祖龙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近年来,依托边境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木城社区积极引进香料烟、咖啡、坚果等新兴产业,先行先试种植玫瑰、贡菊等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产业兴边民富的发展之路。
“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拆了老房子建起新居后,我的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升了!实现了人畜分离,院子里干净整洁,房间宽敞明亮,产业也发展起来了,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村民张加松家的变化是这个山寨巨变的一个缩影。
猴桥镇是腾冲市三个边境乡镇之一,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72.8公里,有3个边境村,胆扎社区就是其一。猴桥镇是一个汉族、傈僳族、回族等多民族混居的抵边乡镇,也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口岸为一体的乡镇。
傈僳族群众的祖上就肩负着守边的重任,傈僳族始终秉承“敢上刀山敢下火海”的民族精神,世代守卫边隘,爱国爱家、守边固防的情怀一直深植于傈僳人民的心中。
“边境无事,中国安宁。”在中缅边境线上,有一群特殊的戍边人。他们只是村寨里的普通边民,却肩负着定期在边境一线巡查,保护界碑和界碑标志物,防止过耕、过牧、过伐,以及处理两国边民事务,调解矛盾纠纷的职责和使命。他们就是外事界务员,胆扎社区傈僳族村民蔡文香和蔡新装这对亲叔侄就是他们之中的优秀代表, 也是新时期守边人的典范。
2016年3月,“熟山熟水熟人”的蔡新装光荣地被聘任为界务员。从小就有当兵梦的蔡新装说,守边卫国的梦想在现今的岗位上实现了。蔡新装常说,当上界务员这个“不配枪的战士”,让他颇为自豪,他要将叔叔蔡文香的班接好,全力守好界碑,守护好神圣国土。
承载着老一辈界务员的嘱托和期盼,蔡新装这批新一代界务员正在续写他们与界碑的传奇故事。
蔡新装坦言,守护界碑是他的光荣使命,守土有责是担子更是责任!因为村里的傈僳族群众世世代代居住在边境地区,家家户户都以守边为荣,为守护神圣国土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小康建设在路上,乡村振兴正当时。2022年以来,猴桥镇重点围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以村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发展林下草果、中药材、木瓜种植及三文鱼、蜜蜂、肉牛、生猪养殖,套种经济、庭院经济、手工经济持续发力,全镇产业发展的“大观园”百花齐放,抵边3个社区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小康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幸福之路。
“以前,群众住的是茅草房、篱笆房,生活条件差且居住分散,交通极为不便。现在,家家户户住着青砖瓦房,不仅吃穿不愁,泥巴路还变成了水泥路。要不是亲眼见证,以前想都不敢想!”蔡文香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边民的幸福之歌。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守护好神圣国土、建设好美丽家园,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胆扎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根助说:“我们一定带领群众把绿水青山保护好,把产业搞得更加兴旺,把边境线守得牢牢实实,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22年,保山市确定了在全省率先建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的目标,全市高位推动、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截至去年年底,保山市的11个沿边村(社区)在全省率先完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6方面19项指标的建设任务,兑现了在全省率先完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承诺。同时,保山市还率先实现了2个边境县(市)、4个边境乡(镇)、11个沿边村(社区)全部建成省级及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的目标。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保山各边境乡镇的村寨早已旧貌换新颜,村民们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路、过上了好日子,边民富、边境美、边防固、边疆兴,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生动地呈现在保山边境大地上。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