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明代司城禁钟和清代城防大炮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 李枝彩 王香萍
走进腾冲市博物馆展厅大堂,举目可见两件体量巨大的古代铜铸器物,这就是被权威部门分别认定为国家三级文物的腾冲明代司城禁钟和清代城防大炮。这两件铜器,都是古代腾冲城的报时预警和城市防御重器,不仅体量巨大,引人注目,而且各自身后都有一段厚重感人的历史故事,为便于了解,这里分别予以简要介绍:
一、明代司城禁钟
腾冲司城禁钟,亦称“侯琎钟”,系由明代兵部侍郎侯琎牵头组织铸造而得名。原悬挂于腾冲古城中心钟鼓楼上,为著名的古代报时预警重器。钟以青铜合范铸造,为上收下扩的弧尖状造型,残高175厘米、口径140厘米、壁厚9.5厘米,总重量1820公斤。铜钟原有汇尾双龙形吊钮,中腰用一道粗环箍围,上下分饰4组粗线条“回”字形图案。下半部在近口处饰一道勾连云雷纹,纹路下侧四面各设一圆饼形凸点以供撞击发声。钟身“回”字图饰之间有阳印铭文两组。其中一组为序言,主要记述明正统年间兵部侍郎侯琎奉命修筑腾冲石城后“乃督工鼓铸禁钟,以警昕夕”的历史;一组为落款,主要记录铸造者陈升等人姓名及铸造的时间。古钟体量高大巍峨,铸工精良结实,用木锤敲击,音色浑厚深沉,声波起伏回荡,可传数十里之遥。据钟身铭文和相关史料记载,明代初年,我国西南边地麓川夷酋思可法及后继者思任法、思机法屡叛不服,严重危害国家的安全和统一。正统年间,兵部尚书王骥奉命率大军多次征剿,并于正统十年(1445年)派随同南征的兵部侍郎侯琎、刑部侍郎杨宁、黔国公沐斌和都指挥李升率15000名南征将士修建腾冲军民指挥使司石城,以为控制西南边地的人员物资集散基地和军事指挥中心。明景泰元年(1450年)司城修砌竣工之时,又按中国传统规制在城中秀峰山上建盖钟鼓楼,由侯琎牵头组织调运铜材,指定时任腾冲司指挥使陈升等人铸造三千斤大钟悬挂于楼上,以作长期预警报时之用。之后数百年,虽历经朝代更迭和战乱变迁,古钟都一直未受任何损坏,长期沿用下来,成为当地人们心目中的一方圣物。时至1942年,日本军队侵占腾冲,原钟楼所在的秀峰山高地被日军改成阵地,古钟也被截除吊钮,并在钟壁下部凿穿一大圆孔作为碉堡射击使用。1944年8月中国远征军反攻腾冲城,敌我双方在城中秀峰山一带展开激烈争夺,因日军在古钟做成的碉堡内置有机枪把守,曾给我方反攻部队造成严重伤亡。经我方炮火持续轰击,钟内守敌被活活震死,古钟也为我方最终夺回。如今在钟身上看到的累累弹孔伤痕,成为这次血战的一个永久记忆。抗战胜利后,由于古城在战火中大部被毁,禁钟的报时预警作用也随之丧失。之后数十年,由于得到地方各级各界的悉心保护,古钟几经周折辗转,最终成为腾冲市博物馆的重要展品对观众进行公开展示。
二、清代城防大炮
腾冲城防大炮,亦称“大神威炮”,系由清代乾隆皇帝御赐命名。原置于腾冲城南门城楼上,为著名的古代城防重器。大炮为青铜合范铸造,炮身呈前细后粗的圆柱状造型,中腰有四道凸起的加固箍环,尾端收缩为“凸”字形后座,上设有点火圆孔。炮身箍环间有双线刻铭文两段。前一段为原铸铭文,内容主要记录清代乾隆年间铸造大炮的年款及“大神威炮”的敕封来历;后一段主要记录清咸丰、同治回汉战争期间,大炮在回民义军和清朝军队之间争夺易手的经过等情况。大炮全长181.5厘米,最大直径39厘米,管壁厚10.5厘米,口径18.5厘米。炮身全重1783.5公斤,炮管内可填火药10公斤,装药填弹,引火发射,可瞬间将数百米外的敌方阵地炸为灰烬,杀伤力十分强大。据炮身铭文和相关史料记载,大炮原系清乾隆三十年(1769年)经略大学士傅恒率6万大军征缅驻腾时组织铸造,数量为大小两尊:“大者长五尺二寸,口径五寸八分;小者长五尺二寸,口径四寸二分”,铸造时曾报请朝廷敕封为“大神威炮”。大炮铸成后,本欲携至征缅前线作战使用,但因体量太重无法搬运,只好另从永昌(保山)征调大批铜材,经腾冲转运至盈江边境的蛮莫土司地重铸两尊,再用木船沿大盈江运至新街(今缅甸八莫)前线作战。而原铸的两炮则留置腾冲作为城池防御之用。清咸丰八年(1858年)云南爆发回汉之争,两尊大炮一度被占领腾冲城的李国伦部回民起义军夺取,前后用于作战达十三年之久。同治十二年(1874年)清朝军队反攻腾冲城,经反复激战,最终击溃回民义军将大炮收回,并在战后将其重置于镇南门城楼上作为主要的防守利器。之后,随着先进的现代火炮普及使用,该大炮原有的作战功能逐渐丧失,于是被地方官府作为古物长期保留下来。时至1958年,因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两炮中稍小的一尊被人当作废铜熔化处理。只有稍大的一尊在有心人的特意保护下得以留存下来,成为我们今天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物证。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