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司莫拉】山川如黛村如画
——施甸县老麦乡茨桶村开展乡村治理纪实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山川如黛村如画
——施甸县老麦乡茨桶村开展乡村治理纪实
本报记者 董 梅
一直以来,施甸县老麦乡茨桶村通过夯实基层党建、抓实产业发展、实施乡村自治和开展人才引进等多项措施,推动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治理的典范。2021年,茨桶村获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荣誉称号;今年8月下旬,茨桶村入选第二批云南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抓牢党建夯实乡村治理
党建强则民生实,党建弱则民生乱。茨桶村通过抓实基层党建,筑牢民生实事之基,打通了实现“乡村治理”的快捷通道。强化班子换届,抓牢基层党建。茨桶村在换届时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作为换届用人导向,新当选的党总支聚合力、增活力、强动力,整体班子年轻有活力、有想法、有干劲;各基层党支部、党小组合理配置,展新风、树形象,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明显增强。
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取得明显成效。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群系统联系群众的优势,开展一系列特色活动促进乡村发展。全村利用“农家书屋”推进文化建设,以全民读书、全民演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方式,营造奋发向上的村组文化。村党总支以“妇女儿童之家”为活动平台,不断提升妇女组织成员的整体素质,充分了解她们的所思所想所求所盼,全面推进救助和帮扶困难妇女、留守儿童工作。
截至目前,已帮扶困难妇女9名,结对帮扶留守儿童10余对,资助金额超过2万元。吸收妇女代表2名参加茨桶村治安“小分队”,共同维护村内社会治安,参与协调解决邻里纠纷、婚姻关系劝导等纠纷9起。同时,各青年联合组织青年志愿者对43户农户宣传人居环境政策,与农户一起打扫清洁卫生,组织青年进村入户扶老助残,通过党建带团建、带妇建工作推动乡村健康和谐发展。
产业发展推动乡村富裕
近年来,茨桶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植烤烟、山葵、“两青”作物、玉米、小麦、能繁母牛、生猪等特色种养殖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土地流转,吸纳农民务工就业,拓展当地农民增产增收。
抓实烤烟种植,种好传统“一片叶”。目前,全村种植烤烟2111亩,帮助甸阳镇由旺镇流转种植1000亩,年种烤烟收入1465余万元,确保每年烟农收益稳步增长。
做好肉畜养殖,确保农户平稳增收。全村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综合效益,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环保”的肉畜养殖发展方向,年均养殖肉牛超过1500头,生猪超过6400头,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销售”的现代化养殖模式,确保畜养产业平稳增收。
推动新型农业产业探索发展。全村根据气候土壤等客观条件,连续5年探索新型经济作物“山葵”种植,目前年均产业稳定在300亩左右,为村民年均增收400万元。
村民自治促山乡和谐
村看村,户看户,山乡文明靠农户。茨桶村在各基层党支部和党小组的带领下,积极推动“村民自治”,全面建设文明和谐山乡。
健全矛盾纠纷调解制度。村党总支设立村“两委”包户联系制度,对全村698户农户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村“两委”班子成员对重点人群联系到户,对风险家庭户进行分析、研判和评估,发现有矛头倾向问题及时进行调解处置和密切跟踪,实现“一个矛盾纠纷、一个化解责任人、一个化解专班、一个化解方案”乡村治理效果。
实施“雪亮工程”,加大区域巡防联防力度。全村以“雪亮工程”为抓手,在重要路口和农户家中安装236个监控摄像头并统一连接到综治平台,确保重要交通路口、重点部位、人员聚居地全方位和全天候监控。村“两委”班子穿上联防服轮流执守,对辖区公共区域实行全方位巡逻;对社区校正人员和精神病患人员进行适时监管和提防提醒。
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村党总支邀请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等力量,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婚姻家庭、赡养继承、道路交通安全、民事纠纷调解等法制宣传,引导全村村民平时学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
集思广益,认真组织村民“群防群治”。通过深入各村民小组走访座谈、听取意见,对全村农户的生产生活及家庭纠纷和社会矛盾情况进行“过筛子”式的细致全面分析和掌握,并通过召开群众会、户长会进行了普法宣传,对村内存在的矛盾风险组织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展专题研判,制定有效应急预案,落实风险防范措施,高效推动乡村“群防群治”。
人才引进促乡村发展
乡村发展靠致富,乡村振兴靠人才。茨桶村党总支找准落后症结,开出发展良方,为吸引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做足了充分准备。
千方百计培养乡土人才。全村举办了种植、养殖、加工等专题培训班,累计培养养殖人才216人、餐饮人才33人、挖掘机人才16人;动员群众参加电工培训25人,中式烹调师33人;挖掘铲运和桩工机械司机16人,青年种养“土专家”11余人,乡村技能人才全方位提升。
招揽返乡人员全面服务家乡。通过全面开放村组资源,以“建设家乡”感召人才,吸引致富能人回村创业。全村吸引2名大学生、4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召集在外干部及乡贤能人为家乡建言献策83人次。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