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晓:让每个岗位都精彩(我奋斗我幸福)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人们用干一行爱一行来形容一个人优秀的职业品质,对于入选保山市2023年度“兴保英才培养计划”文体人才的刘永晓而言,17年的从业经历,从专任教师到驻村干部再到宣传干部,他不仅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还做到了钻一行精一行。
教研相长 做一名有深度的专业教师
2006年,刘永晓从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进入保山学院,在艺术学院担任专任教师。
虽然有扎实的专业素质,但从一名学生成为一名教师的角色转换还是让刘永晓不敢有一丝懈怠。强烈的责任心促使他刻苦钻研业务,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用新知识武装自己,快速去适应一位高校专任教师的角色。
从教10多年来,刘永晓通过不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促进自己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终身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技能和科研水平,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
他在课堂教学中,一边示范设计实践操作(上机),一边教学,把课本里抽象的设计概念通过通俗易懂的方法讲授给学生。比如他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模式,把与设计相关的材料、工艺拿到课堂上展示,在理论讲授的同时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并通过引入实践项目来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做到让学生想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这样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同学们都非常喜欢。
“作为一名设计专业的老师,我的教学工作就是教会学生使用设计原则和技术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设计问题,并创造出符合特定目标的设计、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刘永晓说。
他认真备课、讲课、听课、评课、批改作业;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注重老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作为班主任的刘永晓不仅能给予学生专业方面的指导,还不忘给予他们生活方面的照顾。比如:他在组织教学采风中,上车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女士优先”,很多男同学不理解,他就耐心地和男同学说:“作为男同学,就要有担当与责任,要学会尊重和帮助女同学”。说完,男同学们都默默地坐到了车的后排。
“于我而言,教学的过程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教育、人生、学习、生活等有了新的认知,也找到了作为教师教书育人和对专业发展的支撑点,职业荣誉感又激励着我不断提升自己。”刘永晓说。
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活水。为此,刘永晓一方面源源不断地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一方面秉持“科研兴专、竞赛促学”的理念,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和专业竞赛来提升专业素质。他先后担任国家重点图书专项规划项目、国家民文出版项目库项目的著作责任者;主持教育部、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保山学院等科研项目10项;出版著作13部,副主编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创作品先后在国际、国内专业竞赛中获奖20余次,获国家专利8项;先后获第四届、第五届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保山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保山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红云园丁奖等荣誉。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参与的学科专业竞赛和科研项目申报也获奖、立项30余次。
爱岗敬业 做一名有力度的宣传干部
2014年9月,入职7年的刘永晓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难题”,从专任教师岗位调整到宣传干部岗位。“做一名称职的专业教师,一直是我的愿景。但作为一名党员,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刘永晓说。
这一次,面对岗位调整的刘永晓又要如何快速适应角色转换呢?
这一次,不惧困难,迎难而上的刘永晓奉行边做边学、边学边做的原则,他从各种会议中学、从各种活动中学,从自己负责的校园文化建设、意识形态、内宣外宣和“五环同心、协同育人”大思政等工作中学,迅速调整状态融入新的工作岗位。
很快,刘永晓就在新的岗位上崭露头角,他通过将专业能力融入宣传工作的方式寻求工作突破,并因此打造了一个保山学院宣传工作的亮点。“永远跟党走”主题草坪、“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3D立体画、“一跃千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5米长卷绘画……已经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名片和学生的“网红打卡点”。
随后,刘永晓陆续参与了保山学院“青青子衿”新年音乐会、招生就业、重大对外交流合作、40周年校庆等重大活动策划宣传工作;执行主编《保山学院校史》(上下册)《凤栖山下—保山学院记忆》编纂出版工作,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特别是近3年来,学校外宣工作在《人民日报》、新华网、学习强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平台报道70余次;主创的公益MV《海棠依旧》《有我有你》受到人民网、光明网等知名媒体集中报道,点击量达2500多万次;主创视频作品《“我是一颗小小石榴籽!”—滇藏“鸿雁传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选“100篇网络正能量动漫音视频精品”,扩大了学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学校先后获评云南省文明校园、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和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并进入云南省2021—2023年创建全国高校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作为奋斗在宣传战线上的青年“尖兵”,9年来,刘永晓凭借着青年干部的创造潜力和干事热情,充分利用“三微一端”、校报等宣传形式和手段,精心策划、集中报道。积极对接校内外有关单位和媒体平台,统筹推进学校各项活动的宣传报道,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凝聚师生力量,为讲好保院故事、传播保院声音、展示保院形象作出了积极贡献。
其实,熟悉刘永晓的人都知道,他不只在专任教师和宣传干部的岗位上是一把好手,即使是对短期的驻村工作,他也充满热情,认真对待。
2011年,刘永晓被选定为保山学院首批驻村干部。驻村期间,他带着责任、带着任务、带着情感开展工作,进农家门,知农家事,排农家忧,解农家难,交农家友,真正做到了“身下”兼“心下”,在所驻村组干部和群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永晓也因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奋勇争先的骄人业绩,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赞誉,被评为保山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驻村时间虽短,但我觉得受益匪浅,细细回味,感慨良多。”刘永晓说。对于擅长在实践中学习的刘永晓而言,驻村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多了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
“人生总免不了面对新的困难、新的激流、新的险峰和新的考验,但只要我们勇于挑战自我,就能看到新的自己。”在谈到未来时,刘永晓这样说。
这就是刘永晓,一个认真对待每项工作的人,一个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人。(杨媚)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