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守住暖暖的亲情稳稳的幸福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滴滴滴、滴滴滴……”凌晨三点,睡梦中的隆阳中心城区廖沈小区的张平进被一阵急促的闹铃声给叫醒。他没有留恋温热的被窝,而是飞快地洗漱完,穿起厚厚的羽绒服,开着小货车前往东城区水果批发市场进货。一夜的雨让天气变得更冷,但他的心是热的,因为春节期间是生意最好的时候,所以为了拿到最好的货,他比平常要早起一小时。等把满满一车货拉到位于杏花路的店铺——水果哥新鲜水果店,已是早上7点多。此时,在店里帮忙的姐姐、姐夫及两名新雇的店员也陆续到店。下货、拆货、摆货,做完这一切,张平进才腾得出手来,为每样水果拍视频,并一一发到朋友圈,供顾客挑选、下单。
中午1点多,张平进的微信提示音还在响个不停,他一直低着头,眼睛盯着屏幕,手指在按键上飞舞。他的妻子、姐姐、姐夫和两名店员仍然忙得顾不上互相搭话。这时,张爸爸把张妈妈做好的饭送到店里,看到这样的情景,他立马放下饭盒,帮忙整理起散乱一地的包装盒,并朝张平进说了一句:“趁热乎,赶紧把饭吃了。”顺着话音看过去,头发花白的张爸爸站在风口上忙碌着,宽松的裤腿被寒风卷折并拍打着他的双腿,使其瘦削的身体更显单薄。只这一眼,张平进便红了眼眶:“我多苦一点,父母就少苦一点。”
年轻时,张爸爸和张妈妈靠赶乡街子倒卖山货、外出打工养家。长年累月做重体力活,让张爸爸伤到了腰椎,如今才56岁的他已不能做重活。张平进说,自己不听父母的话好好读书,初中毕业就走进了社会,在跟着父母赶过乡街子,到工地上搬过砖提过沙灰,到菜街子摆过地摊后,才切身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 2016年,在吃过苦,碰过壁之后,22岁的张平进租下了杏花路一间15平方米的店铺,安心做起了水果生意。凭着踏实、诚信、用心的经营,他的生意越来越好,也越做越大,店面从1间扩大到3间,店员从他独自一人增加到6人。
“生意不好急,生意好也急。”张平进告诉记者,刚开始时,生意不好一度想关门,但父母一直鼓励他说:“万事开头难,再坚持一段时间看看。”生意好时,他又忙得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尽管这样,他还是宁愿多忙一些,因为水果店是全家人幸福生活的希望。
在张平进的观念里,一家人就要相互依靠相互帮衬,为此,他想的不只有父母,还有姐姐和姐夫。原本姐夫一家靠制作米花团谋生,利薄、收入不稳定。在生意有了起色后,张平进便把他们请来帮忙。
按说有姐姐和姐夫帮衬,张平进应该不像以前那样事事亲力亲为。可事实是,以品质和服务为经营之道的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进货、实地看货上。“平常1天进1次货,早上4点起床。逢年过节1天要进2次货,早上3点一次,下午4点一次,吃饭睡觉只能是见缝插针。”因为作息时间的关系,30出头的张平进不可能如其他年轻人一样,闲暇之余与朋友喝喝酒、聊聊天、撸撸串。他只能守着他的店,守着一家人稳稳的幸福。
“为了家人,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新的一年,张平进也有了新的打算,他决定在东城区开个分店,那里有好多老顾客,也有更忙更有奔头的生活在等着他。本报记者 王曼华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