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务工者的春天(追梦路上)
来源:保山日报
尹艳香
尹兴情和家人
尹常刊
尹大庄
尹常玉
尹兴锁
□ 王云娟
●春节期间,腾冲市五合乡在市人社局的领导下,贯彻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工作部署要求,为即将奔赴省外返岗务工的群众及时提供岗位推送、技能培训、组织输出、政策兑现等服务,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落实帮扶措施、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切实助农增收,并保障他们安全返岗,安心工作。
人勤春来早,外出务工忙。春节刚过,腾冲市五合乡的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踏上返岗之路。“选择背井离乡,只盼来日衣锦还乡。”这是所有外出务工人员的愿望。
外出务工“挣票子”,奔向幸福好日子。春节期间,笔者来到五合乡老寨村道班房安置点和“回乡人”一起见证他们的美好生活,领略五合乡外出务工人员风采。据悉,五合乡老寨村道班房安置点共有群众206户,外出务工人员300余人,外出务工地点以广东和浙江居多,外出务工年收入超10万元的有100余人。今年春节期间外出务工群众回乡后喜提新车8辆,价格在12万元至23万元之间。
就业是民生之本。短暂的团聚过后,外出务工人员又将踏上奔向春天的返岗新征程。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故事。
尹兴情:四次外出“寻方向”
31岁的尹兴情是一名水电工,已经在浙江彝嘉穿线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工作了5年,个人年收入已经从第一年的8万元,到后3年的12万元,再到2023年17万元,稳中向好。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尹兴情第一次外出务工是职高期间到广东见习汽修专业,仅能保证吃住,见习结束便回了腾冲。2014年是第二次外出,那会在浙江的一个建材市场内做搬运工,工资一天200元,干了一年就回来了。隔年,他又去了陕西西安,在隧道上扎钢筋、拌混凝土,工资一月5000元上下。
2019年1月,双胞胎女儿的出生,欣喜的同时生活支出也增加了,尹兴情果断再出发。“2019年是第四次外出务工,孩子是重新出发的动力。”尹兴情语重心长地说:“水电工虽然苦,但还算赚钱,我遇到的老板对大家很好,从不拖欠工资,腾冲人在那干的人很多。元宵节过后,我就接着返岗务工‘挣票子’去。”
尹兴锁:务工是全家人的“盼头”
39岁的尹兴锁是一名脱贫群众,在重庆做隧道的钢筋工,工资每月8000元保底加提成。从2018年开始外出务工,已外出务工6年,2023年已申领一次性跨省外出务工交通补贴1000元。
“2017年搬迁到安置点,政府帮建了两格房间,解决了一家人住的问题。家里有年迈的母亲、缅籍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孩子,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在家不是长久之计。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攒了3年的钱就回来建了正房。去年,浇筑了正房右边的厢房,打算今年年底就拆了政府帮建的部分,重新浇筑,紧接着就装修正房,理想中的家应该是‘一正两厢’的样子。只要我肯努力,日子就会越过越好。”尹兴锁憧憬着未来的日子,嘴角不自觉向上仰起来。“我是幸运的,如果当初没有政府的帮助,我不可能外出务工,更不可能脱贫致富。一家人有了盼头,日子就能越过越好。”
尹常刊:务工致富“领头羊”
32岁的尹常刊是邻居眼里的致富带头人,仅2023年就带领五合乡30多名群众到广东湛江某建筑工地扎钢筋,个人年收入超20万元。正月初七,尹常刊喜提20多万元汽车一辆。
起初是一个人,然后是一家人,现在是一群人。尹常刊20岁外出务工时是工地上的临时工,32岁外出务工时已是工地上的小包工头。“刚到广东那会,在工地上什么都做过,尽管工资很低,还是坚持下去。后来,老板见我肯吃苦、学得快,就带着我干。没过几年就让我带着人干,于是我就把父亲、妻子、兄弟、邻里,甚至是隔壁村的都带着去。今年,准备让弟兄们再约着他们的亲朋一起去。都是本地人,相互之间有照应,还能一起挣钱。”说话间,尹常刊还带着笔者参观了他购置的新车。
尹大庄:勤劳是致富的“秘诀”
36岁的尹大庄是一名建筑装修师傅,已在丽江务工10余年。高中毕业的景颇族小伙尹大庄只身前往丽江闯荡,在酒店行业从服务员一直干到管理层,认识妻子后转行装修行业,既是老板,又是工人。妻子是重庆人,在丽江打工时认识,现在有两个小孩,已经在丽江上学。目前,个人年收入超10万元。他说,勤劳是致富的“秘诀”。
还没到尹大庄家门口,远远就看见一个穿红衣的男子提着涂料粉刷外墙。门开着,一眼就看到师傅们用砂纸打磨着门窗上的精美图案。“搬到安置点后,家里就用杉木装修了一楼,但没有雕花绣朵。最近几年也挣了点钱,年前就请师傅连二楼一起重新装围,院子原来铺的是火山石,这次也换成了地铺石,还砌了鱼池、照了铜瓦、换了大门……重新装修的费用在50多万元。”尹大庄边干活边介绍,“这次应该是在家待得最久的一次了,等房子装修好了就回丽江。我们没有在丽江买房,准备再去两年,然后带着妻儿转战腾冲。”
尹艳香:自己挣钱参职保更有“底气”
37岁的尹艳香是一名做饭师傅,能做一手好菜,在公司顺带管理后勤。务工地点腾冲福德生物,收入“还可以”。结婚后一直在家带娃和干农活,直到孩子上小学后才进城务工。
早参保,参职保,养老有保障。2023年是尹艳香的本命年,在了解到灵活就业人员除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外还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后,就立即联系老寨村劳保员,在工作日内特意请假到乡政府申请办理养老保险,以此作为送给自己36岁的“生日礼物”。“作为女性,只要缴费累计满15年,到了55周岁后就能按月领取养老金。我从36岁开始缴费,到50岁就满15年,后面如果自己还能挣到钱,就接着缴,没有能力了,就等55岁直接去办理‘退休’。这份‘保障’能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保障,更能减轻子女的负担。用自己挣的钱参职保,于现在是‘硬气’,于未来是‘底气’。‘多缴多得’,我还后悔没早点参保。”
尹常玉:家门口务工“两不误”
27岁的尹常玉是一名烧锅炉的技术工,2023年2月到云台酒厂务工,每月工资4500元。对于儿子能在家门口务工,两老甚是满意,“云台酒业是本地的龙头企业,在酒厂上班离家近,既能挣钱养活自己,还能帮助我们干农活,更能抽出时间谈恋爱,一样都不耽误。”
尹常玉中专毕业后就进了南京的一家电子厂务工,包吃包住外,每月还能领取7000元左右的工资。寄回来的钱,父母一部分用来装修房子,一部分攒着用作儿子娶亲的彩礼。直到姐姐家的小孩上幼儿园后,父母就催促尹常玉赶紧回来找对象,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年纪大了,就盼着你能早点结婚;老大不小了,侄儿侄女都能打酱油了……”的话语总在电话里喋喋不休。恰逢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回家过春节的他就听从父母的话留在腾冲。年后,尹常玉在城里找了份电焊工的活计。2023年春节期间,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如今,尹常玉在政府推送的岗位中谋了份云台酒厂烧锅炉的差事,成了最年轻的师傅。问及什么时候结婚时,尹常玉笑着说:“好事将近,好事将近……”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