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送千家 人道传万户 ——保山市红十字会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保山日报
“‘99公益日’网络筹款工作排名全省第一;被省红十字会表彰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先进工作站;代表云南参加第七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并取得多项大奖;‘2023年博爱保山行’项目获精品项目表彰;‘5·8人道公益日’网络筹款获州(市)级红十字会捐赠金额和捐赠人次第三名……”
不胜枚举的殊荣背后,无不彰显着保山市红十字会把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博爱送到千家万户,矢志不渝传递人道温暖,让“人道为本、博爱为怀、奉献为荣”红十字精神深入人心。
实施“四项工程”
保山市红十字会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实施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人道救助覆盖、博爱助学项目、红十字救在身边等“四项工程”。
主动融入全市应急救援体系,积极参与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强化与市应急管理局、蓝天救援队合作,制定救援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实战演练,培养壮大应急救援队伍,服务全市应急工作大局。依托备灾救灾仓库建设,备足救灾物资,并加强救灾物资储备规范化管理。2023年,积极参与“5·02”瓦窑地震灾后重建,及时向上级红十字会争取救灾物资1300份价值39.75万元,支援灾区群众安置工作。
持续实施保山联善公益行动,精准推进救助项目,优化工作程序,有效整合慈善资源与医疗资源,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护佑人民健康的初心和使命。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一线开展儿童先天性疾病筛查,共筛查疑似患儿4389人,帮扶369名患病儿童进行手术治疗,减免手术费300余万元。
在开展博爱助学项目中,目前共帮扶学生1000人次以上。实施“尚学路上”“一对一”助学等项目,投入款物价值250.23万元,受益学生达7303人次。
持续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对贫困重大疾病患者开展社会救助,覆盖易受损人群达2万人次。其中,在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新春暖民心”主题慰问活动中,走访慰问困难家庭1.03万户,困难群众3.09万人次。
全力打造“红十字救在身边”工程,依托应急救护服务阵地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救护培训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六进”活动,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打造具有保山特点的红十字特色品牌项目,指导“一县一品”“一市多品”品牌建设,凝聚集体智慧推进红十字会事业发展。开展救护员培训125期,取证人数达5732人,各类讲座、演练、宣传普及培训活动242场次,受益人数10.47万人次。协同市应急管理局、保山市消防救援支队组队,代表云南省红十字会、云南省应急厅参加第七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荣获团体三等奖、应急救护科普视频一等奖、创伤一单项二等奖、创伤二单项三等奖、创伤三单项三等奖等5个奖项。
培育“三个品牌”
保山市红十字会聚焦生命健康,积极培育“红十字爱心相髓”“红十字生命接力”“红十字生命之源”品牌。
以维护群众生命健康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工作法治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用贴心守护真心,脚踏实地,强化宣传,培育好“三个品牌”,营造全社会共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良好社会风尚。目前,成功动员2.82万人次参与无偿献血,共采集血液8.27吨;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采样1233份,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4例;完成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787人,实现遗体捐献1例,被省红十字会表彰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先进工作站。
创新“三筹”方式
保山市红十字会聚焦服务能力提升,持续推动“筹资、筹物、筹项目”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可持续良好工作格局,不断提高红十字会救助实力。
认真落实三次分配要求,聚焦“一老一小”关键,不断拓展捐资助学助医助老公益外延,实现人道资源动员不断提升。不断拓宽募捐途径,创新线上筹资方式。自2023年5月以来,积极争取到北京、上海、昆明等地帮扶资金300万元和救助项目9个。年内,全系统共接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和基金会捐赠款物价值7234.82万元。积极打造网络筹款精品项目12个,动员67.05万人次参与活动,共筹集善款1139.78万元。
建强专业化筹资工作队伍,管好用好信息公开平台,不断提升项目执行力,及时向捐赠人反馈项目执行进展,通过各级红十字会门户网站、“博爱中国”等平台,规范公开捐赠款物接收和使用情况,提升透明度和知晓度。
助力民心相通
积极探索对外交流合作方法和途径,破解民心相通工程瓶颈。
进一步加强与缅方合作交流,协同开展社区应急救护培训、灾害救援援助、职业教育和先心病、脊椎畸形、肢残、唇腭裂等医疗救助,履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推动中缅民间友好往来。
2023年4月,应缅甸克钦邦红十字监督委员会邀请,市红十字会组队到缅甸密支那开展工作交流,双方在医疗救助、跨境救援、培训交流、寻亲转信、教育合作等达成了合作协议,并向缅方捐赠价值30余万元的物资。
同年11月,应缅甸克钦邦红十字监督委员会人道救援请求,向缅甸受灾村捐赠棉被、棉衣等价值近9万元物资和人民币1万元。并于年内,在龙陵县举办了“外籍艾滋病人(感染者)生产自救培训班”1期。本报记者 赵其正 通讯员 张 靖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