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为保山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来源:保山日报
自团中央、团省委“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共青团保山市委紧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积极发挥“生源地”优势,打造保山市“青春同行”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品牌项目。2023年以来,共发布1591个实习实践岗位,涵盖政务实践、企业实践、乡村振兴、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招募约2200名保山籍大学生参与活动,相较于2022年,募集岗位数量同比增长308%,大学生参与数量同比增长220%,保持了良好增长的参与度,切实提升了活动品牌效应,让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学起来、动起来,为服务保山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品牌+联动”,搭建青年返乡实践联系机制。为充分发挥县、乡、村团组织引领服务作用,动员广大返乡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投身全市重点工作,着力解决乡、村两级团组织存在感不强等实际情况,保山团市委首创“青春同行”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并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全市县、乡、村三级团组织推行实施。活动分为深入开展“青春同行”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创新开展“青春同行”服务保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主题实践两个板块,其中服务保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又分为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活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活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三个内容,让乡、村两级团组织切实发挥联系服务青年桥梁纽带作用,助推本地中心工作开展,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存在感”和“贡献度”。在“青春同行”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中,保山探索建立了本地区团员青年返乡到村(社区)定期报到并参加主题实践活动制度,同时,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团员青年兼任村(社区)团建指导员。通过突出“团委指导、上下联动、多方管理”的工作模式,形成“团”字品牌效应,建立团委与青年人才长效联系机制。
“夯基+创新”,引领青年为家乡发展作为。在保山市“青春同行”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品牌深入实施基础上,指导五县(市、区)团委结合本地特色推出创新活动,目前已形成一县一特色,切实打造叫得响、立得住的“返家乡”活动品牌。隆阳区以“青春同行+麒麟城堡”为品牌,依托毕业于保一中的返乡大学生组成志愿服务队在村(社区)开展假期支教冬(夏)令营公益活动,为社区青少年带去七彩假期。施甸县以“青春同行+绘美乡村”为品牌,组织有绘画技艺的返乡大学生在乡村振兴示范村绘制“情景画”“科技巷道”“动漫墙”“通讯展”等主题墙画,为美丽乡村建设助力。腾冲市以“青春同行+志愿讲解员”为品牌,组织返乡大学生在各景区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担任志愿讲解员为游客服务,帮助解决景点服务力不足的问题。龙陵县以“青春同行+青心相伴”为品牌,由返乡大学生组建课后辅导志愿队伍,在全县10个乡镇举办以帮助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为主的假期“爱心托管班”,并建立积分管理系统,对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实行积分量化及奖励评价机制。昌宁县以“青春同行+雏雁归宁”为品牌,邀请重点高校就读的昌宁学子回到昌宁一中交流考学经验,组建“团干+专业老师+返乡大学生”的服务团队,采取“点单+派单”的服务模式,围绕关爱留守儿童开展“假期趣味课堂”“童心港湾”等活动,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激励+成才”,感召青年为家乡建功立业。通过政府媒体平台及团属新媒体平台,报道和展示“返家乡”社会实践的特色活动、典型经验,进一步扩大“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通过召开“青春同行”活动启动会及总结表彰会,展示实践成果,交流收获心得,表彰奖励先进,并对特别优秀的学生纳入引才重点持续关注。通过加强校地合作,开展职场体验活动,产学研融合等方式,推介保山青年发展政策,吸引高校学子返乡就业创业,实现学子和家乡“双向奔赴”。2023年以来,1个集体、1名优秀个人、1名优秀大学生获团中央通报表扬,市级、县级共表彰奖励252名大学生,展现了所有返乡学子筑梦故里的蓬勃朝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青春活力。[钱 波]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