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解愁盼 定纷止争于至善
——记云南省千名“调解能手”、腾冲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孙邓阳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要将天理、人情、国法融入每一件信访案件的综合研判,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办好每一件信访案件,实现定纷止争,止于至善。”这是腾冲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孙邓阳经常挂在嘴边的调解名言。
近日,省司法厅牵头组织实施的评选“十佳”人民调解员、遴选百个调解典型案例、命名千名“调解能手”、培训万名人民调解员的“十百千万”工程开启评选,孙邓阳获评云南省千名“调解能手”殊荣。
在第五检察部工作5年以来,孙邓阳共办理各类信访案件、检调对接案件475件,实现信访100%化解在基层。作为基层检察机关控申人,她始终以“忠诚、干净、担当”为己任,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平凡的工作中,从心出发,向心而行,春风化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每一位群众的信访问题都得到圆满解决,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张姐接访室”获评首届“云南省优秀检察文化品牌”,控申部门连续六届20年保持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殊荣。
将心比心,用真心解心结
充分利用“检调对接”平台,孙邓阳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成功率达100%。在工作中,她注重法、理、情的统一,让“检调对接”的调解员联合律师及承办刑事案件的检察官开展调解工作,实现了“对症下药”“1+1>2”的良好效果。
调解前,深入调查了解双方基本情况、摸底双方诉求,制定有效调解方案。充分听取双方意见,抓住“心理”诉求,让双方换位思考。孙邓阳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合理诉求,要做到有法可依;无理诉求,要降低预期。”调解中,她会向双方充分释法说理分析利害,权衡利弊,面对“拉锯”式协商,采取“背靠背调解+面对面沟通”的方式,分别劝导,进行情绪疏导,运用“迁回”调解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双方的诉求,避免矛盾激化。调解后,她秉持“调解不限眼前,温暖延续长远”的理念,实质化解社会矛盾,达到定纷止争、息诉罢访、止于至善的效果。
2017年,高某某交通肇事案因案情重大,调解过程一波三折,通过4次集中调解,孙邓阳又多次到双方当事人家中释法说理,终于让存放在殡仪馆69天的一家三口的尸体得以火化,肇事方律师还主动提出减免律师费,最后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随后,当事人双方相邀而来,给检察院送来了“寓民情于法理,止纷争于始端”和“热心为民,公正廉洁”的两面锦旗。
深入群众,实现“靶心”治理
立足于控申本职工作,孙邓阳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提升“张姐接访室”为民服务形象,以“初心”的执着、“守心”的标准为民司法,以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为主旨,积极履职,将服务窗口下沉前移到基层一线,与腾冲市和顺镇政府搭桥,将“检调对接”工作主动融入乡镇“大调解”工作体系中,实现了家门口的检察服务。将基层矛盾治理的“末梢”变成治理的“靶心”,以看得见的方式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助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2022年11月,当事人郑某与李某因两家鸭子打架发生争执致李某轻伤,侦查办案干警多次调解未果。移送审查起诉后,启动“检调对接”,控申部门联合社区民警和社区干部共同调解。经过调解前的大量走访找症结,调解中耐心细致地释法说理,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受害人李某出具《谅解书》,双方握手言和。在回访中,郑某拉着检察官的手说:“快半年了,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我们的矛盾总算是圆满化解了,感谢你们。”同年4月,郑某送来“调出群众满意度,化解矛盾促和谐”的锦旗。
为民解忧,温情控申暖民心
“只跑一次路”“只进一个门”,这些年孙邓阳一直是这样做的。在接访时,她将“三声、四心、五个一、六不分”的信访优质服务方法融入工作中,认真处理每一封来信,热情接待每一次来访,做到门常开、人常在,把来访群众当亲人、当朋友。无论案件大小、身份高低,面对来访群众,她总能笑脸相迎,用春风化雨的温暖,让来访人打开了心结。
信访人段某某因不服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决定,先后多次赴省进京到多部门信访。面对段某某的不断信访,孙邓阳总是耐心释法,不厌其烦,多次带案下访,真正走进信访人的生活,深入了解重复信访背后的故事,追根溯源。经过无数次的走访、无数次的释法说理,摸清了问题的根源,组织公开听证,信访人的心结终于解开。段某某满怀愧疚地说:“冲着孙检察官真正把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的这份真诚,我想通了,我不会继续信访了。面对不懂法的我,她总能耐心解答,将心比心地和我讲道理,还经常关心我家的生活是否困难、家里的孩子就业情况。”就这样,孙邓阳以“如我在诉”的初心,将这起历时近20年的重复信访积案在阳光听证中实质性有效化解。
多年来,孙邓阳始终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信访案件的理念,用“法心”和真心托起了人民的满意,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李正美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