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林:从电商主播到百合种植能手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腾冲市芒棒镇95后青年杨建林,是一位返乡创业的“新农人”。2019年,他大学毕业后便干起了电商主播,2023年,在家人的支持下,杨建林到固东镇甸苴村流转土地80多亩开展起了食用百合种植。
眼下,正是食用百合中后期管理的关键时节,在甸苴村的食用百合种植基地里,杨建林正在教给村民们百合采花、打顶的技术要领。别看他一脸稚气,讲起管理技术来却头头是道。“你们看,像食用百合的这个花苞,它是分台的。我们可以用一只手掐住它、固定住,另一只手往外掰,很轻松就掰下来了。”
固东镇甸苴村地处火山台地,海拔、气候和火山灰土壤适宜种植食用百合。2023年,从事直播近4年的杨建林发现腾冲种植的食用百合比较受市场青睐,于是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种植食用百合。杨建林重新创业的想法得到了家人支持,在经过对几个地方的考察比对后,最终选择在甸苴村进行食用百合种植。12月,杨建林便与当地村民签下了土地流转合同,开启了他的“新农人”之路。
2024年1月3日,第一颗食用百合种球入土种植,经过6个月的生长周期,预计今年7、8月份进入收获期。在此期间,无论从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到食用百合基地土地整理,还是食用百合种植、管理全过程,都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高峰期用工量达到每天60多人,中耕管理以及后期平均都稳定在每天10到15人。从事轻松一点活计的工人,每天大概有70到80元收入。从事比较复杂一点、比较重一点活计的工人,每天大概有100到150元收入。”杨建林介绍。
“我家流转给基地2亩多土地,一年的租金是2000多元。我有空就来打花(苞),一天还有70元钱收入。”今年75岁的甸苴村村民黄会兰说。身体硬朗、不想出远门、在家又闲不住的她一有空就到家门口的百合基地打零工,这也为她家增加了不少收入。同样,到基地打工也成了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定耀一家的收入来源之一。
农业种植,技术是关键。从未接触过农业种植的杨建林要创办百合种植基地,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但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不懂就去问、就去钻研,再加上有当地农科、植保部门的技术支持,从选地、选种到种植、管理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几个月下来,基地百合长势喜人,杨建林也从当初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新农人”,当地部分村民也在他的带动下种植百合。“我种的这一片百合,是在杨建林的带动下种植的,我也用心管理,百合的长势还是挺不错的。”甸苴村村民郑会艳说 。
甸苴村土地面积大,有农田五六千亩。近年来,全村50岁以下的人大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多为老人。为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甸苴村在确保粮食面积稳定的基础上,流转土地给种植大户种植工业辣椒、烤烟、百合等,有效缓解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今年,杨建林来我们村发展食用百合种植,解决了我们村剩余劳动力增收难问题。特别五六十岁这些去不了外面打工的村民,可以到百合基地做除草、采花苞这些轻松活计,每天也有70到80元的收入,就近就能自给自足了!”甸苴村党总支副书记郑兴宪介绍。
随着基地种植的百合长势喜人,也更加坚定了杨建林发展百合种植的信心。他说:“未来基地目标是走‘党组织+公司+农户’的模式助力乡村振兴,逐步形成区域达人带动种植户,种植能手带新人的良好态势,不断扩大百合的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最终实现共同增收的目标。同时,我们也将致力于食用百合带有腾冲地方特色属性产品的开发,延伸全产业链服务,发展带动更多农户加入,促进地方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李盛中 赵 雄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