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网络主流价值】“石头缝”里种出“金果果”
——记下麦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学贵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杨学贵(右一)在地里查看核桃长势
本报记者 字相禹 冯祖玲
●当村干部30多年来,他坚持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带领村民在石漠化严重的土地上“穷则思变”,让高悬于澜沧江之上的小村庄,在石头缝里拼出了绿色发展的山河图。
在隆阳区瓦窑镇澜沧江畔的陡坡上,悬着一个仅有460名群众的行政村——下麦庄村。因石漠化严重,贫瘠的土地里遍布大大小小的石头,村党支部书记杨学贵,也被村民称为“石头缝里的书记”。
自1992年进入下麦庄村任村长,2000年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杨学贵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下麦庄群众在荒山上种植经济林,在石漠化严重的山地上培育泡核桃,让下麦庄村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期间,杨学贵先后被评为瓦窑乡优秀共产党员、保山市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市级劳动模范、市级乡土专家,下麦庄村也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对于杨学贵来说,“石头缝里的书记”这样的称呼,不是贬义,更多的是期望。只要遇到困难,他就会鼓励自己,作为村干部,自己首先得有像石头一样坚硬的勇气。
6月19日,杨学贵在自家的土地里抓了一把土对记者说:“土壤算不上贫瘠,就是石头太多了。但石头缝里照样能长出‘金果果’。”杨学贵的身后,是一片经过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进行过疏密降光后的核桃林。
得益于良种和技术支撑,下麦庄村群众的泡核桃亩产从50公斤增加到了200公斤,尽管近年泡核桃市场低迷,群众收入仍然从每亩500元增加到了2000元。
这样的改变,是从杨学贵种树开始的。
1980年,由于家庭困难,初中还未毕业的杨学贵就到了当地木材厂打工,几年后,聪明敢干的他就拥有了自己的木材厂。那时,靠经营木材,杨学贵一天能挣四五百元,这在当时已是下麦庄村普通家庭一年的全部收入。但数年后,随着周围林木遭到砍伐后的“光山”“秃山”越来越多,杨学贵也逐渐总结出“靠山吃山,只会坐吃山空”的道理。
1984年,随着“两山到户”政策的实施,杨学贵大胆承包了村里2000亩荒山开始种树。一开始,他心里想的是如何将植被进行恢复,栽种的多为松树和水冬瓜,并尝试栽种了一小部分核桃树。但正是这部分试探性栽种的核桃树,给下麦庄村今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1992年,头脑灵活、做事踏实的杨学贵被村民选为下麦庄村村长,看着山坡坡里贫瘠的土地,年仅27岁的他再次燃起了发展核桃产业的念头。
但让杨学贵没想到的是,当他在群众会上提出要靠发展核桃产业来带动下麦庄村群众增收时,不少群众都认为:核桃只是干果,又不能当饭吃,如果地都拿去种核桃,拿什么填肚子?也有部分群众认为,地分肥瘦,不同地块种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一样,要是种了不会挂果,那么前期投入就会功亏一篑,带来的损失谁负责?更有甚者认为这是杨学贵跟苗圃老板的“圈套”,骗大家买核桃苗发黑心财。面对群众的质疑,杨学贵并没有选择放弃,他认为只有自己带头把效果摆在面前,才能真正说服群众参与到发展核桃产业中来。
1993年,杨学贵再次承包了2000多亩荒山,开始大面积种植核桃树。也许是误打误撞地碰上了适宜核桃生长的气候,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学贵栽种的核桃树逐渐粗壮起来,枝繁叶茂,放眼望去俨然一片小森林,与周围光秃秃的山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几年后,这批核桃采摘销售一共收入0.6万元,虽然不多,但个大、油质优异的果子让杨学贵更加坚定了发展核桃产业的信心。当群众看到杨学贵靠种核桃树挣到钱后,都按捺不住纷纷向他讨教种核桃的技术,希望跟着他发展核桃产业。
2000年,在下麦庄石漠化严重的土地里,由杨学贵垫资购买一部分,和林业部门申请一部分的核桃苗被群众栽种到了石头缝里,这是下麦庄群众第一次在石头地里求变的尝试。
可当核桃树挂果后,由于栽种的多为铁核桃树,成熟的果子不仅销路不好,价格也低,导致部分群众看不到发展前景,这是杨学贵事先没想到的。于是,本着为群众负责的杨学贵又找到当地林业站,甚至几次跑到市里的林业局,希望林业部门能在技术上帮助他们进行核桃改良,提高群众受益。
但实施核桃品种改良也面临着不少困难,比如:泡核桃管理要比铁核桃更复杂,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反而会增加群众负担,导致群众积极性下滑。思来想去,杨学贵决定先号召村里的党员和种植大户开展品种改良。没有技术人员,杨学贵就联系林业站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到村里手把手地教;没有设备,他就自己垫资购买;管理人手不够,就自己花钱雇村里的群众来管理,不仅提高了群众积极性,也为村里培养了嫁接、管理的能人。
正是由于杨学贵的坚持,仅2005年,下麦庄村就种植了核桃780亩,人均达1.7亩,不仅为当地群众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片片核桃林也为改善当地生态发挥了重要作用。
核桃加工
杨学贵说:“群众相信我,我总不能让大家失望。”在他心里,在石头缝里搞产业,虽然是一种无奈之举,但通过不断摸索,总算为下麦庄村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
2011年开始,泡核桃价格迎来上涨,由于发展在前,下麦庄群众抓住了市场机遇,当年,泡核桃人均收入达8000元,占全年收入的百分之七十。
面对较好的市场行情和适宜的气候,群众一边管理一边栽种,截至2013年,下麦庄村核桃面积已达6300亩,核桃不仅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也为绿化荒山,改善生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虽然绿色产业初见效益,但杨学贵仍不满足于单纯的向市场出售鲜果,他觉得,跌宕起伏的市场有一天总会影响到群众单一的核桃产业,只有尝试着搞初加工,才能迎合市场。于是,在他的提议下,经过村“两委”反复调研、召开群众会后,2013年底,为保护群众泡核桃价格的“隆阳区瓦窑镇上麦庄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通过建立起由合作社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科学管理、统一采收销售的“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有效解除了农户对核桃烘烤、销售的后顾之忧,极大提高了市场风险防范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杨学贵告诉记者,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就是希望建立起一种防护机制,在市场变化中,提高下麦庄核桃的市场竞争力,增加群众收入。
但市场永远是不确定的,通过几年的运转,杨学贵在市场变化中又有了新的领悟:如果合作社只是简单的烘干后出售,那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只会越来越低,只有闯出一条适合下麦庄村的核桃产业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增产不增收的难题。于是,杨学贵又自己贷款购买了核桃加工设备,建立了标准化的生产车间,让下麦庄村实现了从核桃青果烘烤到核桃仁分拣、榨油、枣夹核桃加工等一条龙生产。
澜沧江上的下麦庄 刁丽俊 摄
2016年,在“村两委”及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积极探索下,下麦庄村申请注册了“云桩核桃”商标,并逐步推出了礼盒装核桃、枣夹核桃、核桃油、蜂蜜核桃仁等系列产品。经过多方努力,建成了核桃加工扶贫车间,并获得了“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条形码”等证件。
自“云桩”系列产品面世以来,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良好。下麦庄也坚持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方式,已将产品销售到昆明、广西、广东、北京、上海、湖南等地。在线上,“云桩核桃”系列产品均已在“绿色瓦窑”电商App、淘宝、微店等平台进行销售;在线下,下麦庄村通过积极参加各类省、市级展销会,在增加产品知名度的同时,也在保山城内开设代理点,实现了产品进入超市上架销售。2018年,合作社营业额达275万元,纯收入32.6万元,直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合作社先后被评为“保山市林农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云南省林农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等荣誉称号。
截至今年,下麦庄村核桃面积已达8000多亩,连续3年成为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技术推广站“泡核桃目标树管理丰产栽培方法”试点村,同时,也得到了中央财政林草科技推广项目和云南省泡核桃低效林改造示范项目资金的支持。面对下麦庄的绿色前景,杨学贵认为,村干部不可能一辈子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下麦庄的绿色产业和生态文明完美契合,通过逐步探索,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