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要闻

徐霞客过兰津渡

发布时间: 07-08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VVV保山日报网

  徐霞客画像 张 卓  画VVV保山日报网

  1911年的霁虹桥VVV保山日报网

  □ 张洪波VVV保山日报网

  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时年52岁的徐霞客在永平杉阳慧光寺吃过早饭,雇了一个行脚僧挑行李,朝着永昌城而来。在马帮时代,人们出行全靠骑马、坐轿和步行,徐霞客每天行走的路程都在60到100里之间,可见他体力还不错。VVV保山日报网

  由于长年累月翻山越岭,涉水过涧,风餐露宿,日晒雨淋,52岁的徐霞客早已白发苍苍,形体枯瘦,但精神矍铄,一身书卷气加上谈吐风雅,着实令人钦佩。甚至有人认为徐霞客是天上“游仙”转世。VVV保山日报网

  云南之旅是徐霞客人生的最后一次游历。对于年过半百的徐霞客来说,西南边地的云南永昌,自有它的独特魅力。VVV保山日报网

  徐霞客二人过了阿牯寨、狗街子、阿夷村、沙木河驿大道、风鸣桥和湾子,继而来到了一处山脊,老远看见澜沧江水澎湃汹涌,气势磅礴……渡过澜沧江就要进入永昌城了,徐霞客生出一种迫切心情。VVV保山日报网

  然而内心再急,到底抵不住烈日当头,饥渴难耐。徐霞客从山脊上继续往南行,只走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恰好有座寺庵横跨在山场中,画额题写为普济庵,有和尚在此施舍茶水,这里就是江顶坡了。这里的山形顶圆下阔,形似一尊坐着胖胖弥勒佛,小小庵堂恰好坐落弥勒佛的肚脐部位。在江顶坡的南边,朝西俯观峡底,只见一线浑浊的流水绕向东南流去,嵌在下方非常深,隔着江流,江对面危崖高险陡峻,上边截断云雾而下面则是浸泡着江流的山,那就是罗岷山了。VVV保山日报网

  于是,徐霞客坐下要了一碗茶水,又和老和尚攀谈了许久方才离开。现如今,沧海桑田,江顶坡上的普济庵早已没了踪影,倒是有一座江顶寺还在。江顶寺旁有一座石头砌成的拱门,拱门顶上嵌着的石刻,一面是“雄关耸峙”,一面是 “觉路遥(远)”VVV保山日报网

  离开了江顶寺,一路九转十八弯,山势最为陡峭,为90度大坡,从山顶滚一石,可以直落江心。古人“逢山开路”,横挖竖凿将其开挖成一条“九转十八弯”的江坡通行道,人马蛇行一样转上转下,减少了危险系数。从山顶下到江边不下十六里,说是“九转十八弯”,实则不止这个数。弯曲的路道多处为深槽,但闻马铃嗡嗡,不见人马行。唯有竹木掩荫,果树成林,时值春初,有梅、杏、樱花怒放,蝶窜鸟鸣;行客至此,一赏而辛劳顿解。路边每隔一段栽有榕树,“九转十八弯”自上而下共有八棵,连成一线,四季常青,成为一景。VVV保山日报网

  一路下行,终于来到了江边,在这古老的兰津渡,过往人员都摩肩接踵,密密麻麻,完全从桥上通过那是不行的,桥上太挤;过桥需交费,且优先照顾权贵官员。为省钱或急于赶路等不得排号的,会选择摆渡。所以除了少数人从桥上通过,大多数人还得靠竹筏渡江。当徐霞客来到这里,展现在他眼前的竹筏多达数十张,排出半公里长。每只竹筏每天从早到晚来回摆渡十余次,但滞留在渡口的人仍不下千人。沙滩上栽有一排木桩,开渡前竹筏尾部皆被蔑绳套住。竹筏以四六八排列成队,每张筏站两名舵手,一前一后,手持划桨;每队有一名指挥员,监控装卸货物或上筏的人数。按预定的货物(或人数)上足,指挥员第一声口哨吹响,舵手做开筏准备(解开系筏绳,整顿乘客秩序);万事就绪,第二声哨响,站筏头的舵手将划桨插入江水,后者将筏尾向前轻轻一送:“开——筏啰”整齐的筏队在浩荡的江面上,忽儿靠近,并肩平行;忽儿分散,徘徊转悠,最后从“乙”字呈“丁”字到“L”字靠岸。铆足了力气使劲划桨的舵手们时不时唱起“汉德广,开不宾,渡澜沧,越兰津,为他人”的古老歌谣,歌声悲壮而荒凉,却又雄浑有力度!VVV保山日报网

  徐霞客看到眼前这沧江两岸的大路上,人喊马嘶山歌嘹亮,密密挤挤的骡马一个跟着一个,从不间断,很多时候下来的骡马要站着,等上去的骡马上去了之后才能下来。大路上铓声不断,马粪堆得足有一尺多厚……过往的每个马帮都有一专门负责打铓,“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一串铓声响过,对面来的马帮就要赶紧找宽余地带暂停避让,因为山道崎岖狭窄,往往有些路段仅可容一马通行,若是躲让不及时,就会出现碰撞,后果将不堪设想。当时的人都很讲规矩,所谓江湖义气,义字当头,谁先敲响铓铃,谁就率先通过,听者都会主动避让,大家互不相争,才能相安无事!VVV保山日报网

  徐霞客伫立霁虹桥头,太阳开始西斜,暑热之气顿敛,但由于害怕错过了宿头,于是就来不及进桥东的武侯祠去叩拜,只是登上桥西平台上的楼阁做了短时间的俯瞰,但眼前这“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的“西南第一桥”宏伟气势,终使他久久不能忘怀。VVV保山日报网

  然而无论时间如何紧迫,神奇瑰丽的摩崖石刻还是让徐霞客情不自禁地暂缓下了匆匆步履。当年杨升庵渡兰津桥时的抒情诗“织铁悬梯飞步惊,独立缥缈青霄平。腾蛇游雾瘴气恶,孔雀饮江烟濑清。兰津南渡哀牢国,蒲塞西连诸葛营。中原回望逾万里,怀古思归何限情”赫然刻在石壁上,刻痕犹新。杨慎生于1488年,而徐霞客生于1586年,两人生年间隔约有百年光景,一切惶惑就是昨天。VVV保山日报网

  在这里,徐霞客听到有人说,过去有一商人路经博南古道,夜宿在高峻的罗岷山顶的石岩上,天亮时分,亲眼目睹石头自澜沧江中飞于雾中。又有人补充介绍说,罗岷山高千余丈,蒙氏时有僧自天竺来,名罗岷,尝作戏舞,山石亦随而舞,后没于此,人立祠岩下,时坠飞石,过者惊趋,名曰“催行石”。徐霞客听闻此事,一下子来了兴趣,于是马上从行李担子里翻出纸笔一一做了记录了。VVV保山日报网

  眼看这霁虹桥东岸走廊、玉皇阁、御书楼、诸葛殿、戍守房、铁木工房、碑房乃至路边岩脚都塞满了人畜;西岸也不空闲,亭台、走道、观音阁、飞石拱下均有人住,更因有人为争夺第一尺铺位儿而打得头破血流……看看在这里投宿无望,徐霞客只好紧随马帮队伍继续向平坡铺方向赶去……VVV保山日报网

微信图片_20240627095811.png

  责编:刘自明VVV保山日报网

  编审:杨冬燕VVV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