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溯源|之二】保山小粒咖啡的寻根之旅——看,这48年的咖啡树桩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看,这就是1976年我种下的铁皮卡(咖啡品种),这会儿都长成树桩子了。”日前,隆阳区潞江农场芒丈队的咖农屈勇乐呵呵地向我们介绍到。
随着潞江农场第一代咖啡人姜平的推广,二十世纪70年代铁皮卡咖啡从老桥队覆盖到了全场各个生产队,借此机会,姜平团队除了推广无荫蔽适当密植栽种法外,也开始了海拔、气温、土质等方面对咖啡品质影响的试验。于是,保山小粒咖啡在充满坎坷的第二段历程中努力地寻找着它的归宿。
“80年代那会儿,全场各个生产队基本都铺开种植铁皮卡了,我们家种了20多亩,整个芒丈队种了大概两三百亩。”屈勇说,“那会儿咖啡发展势头很猛,我们不仅召开了小粒咖啡的种植推广会,并且还在小坝队设立了小粒咖啡的试验田呢!”
说到咖啡试验田,曾在试验田当过采摘工人的宋志兰心情有些激动,她说82年她跟随在试验田工作的丈夫来到咖啡地里,看到整片的咖啡树结满了红色的咖啡鲜果,立马挽起袖子加入了采摘工作中。当时的试验田地处潞江农场的小坝队,是现在潞江坝集镇的核心区域。
“之后由于咖啡生了病虫害,产量逐年下降,加之集镇的开发建设,试验田就被取代了,不过我们人人都知道,我们的铁皮卡全在芒丈队呐!”宋志兰回忆说。
芒丈队地处高黎贡山东麓、怒江西岸,平均海拔900米至1200米,夏季湿润、冬季无霜,日照时间非常充足。屈勇出生于1961年,是地地道道的老芒丈人,15岁那年初中毕业便回了家,也就是这年,屈勇跟随着父母在自家的胡椒树旁种下了铁皮卡咖啡苗。
“那会儿芒丈队还没有这个立石,有的只是成片的胡椒树和橡胶树。”屈勇说。1976年,保山小粒咖啡乘着农场全面铺开种植这股东风“懵懂”地来到了芒丈队,和农场的其他生产队一起在芒丈队的土地中扎了根,经过数十年的岁月,竟然结出了高品质的咖啡豆,这无疑是在告诉人们,芒丈队正是铁皮卡的家。
“不过种植铁皮卡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屈勇说,“因为铁皮卡这个老品种的咖啡,它不耐寒,病虫害较多,7、80年代那会儿都是刚开始种植,经验很少,在咖啡的管护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咖农的负担不小,幸好芒丈队的气候很适合铁皮卡,所以才能保留至今。”直到二十世纪90年代,潞江农场的生产技术科引进了卡蒂姆咖啡品种,相较铁皮卡而言,卡蒂姆耐寒抗旱、病虫害相对较少、产量大小年不明显,在多重优势的叠加下,得到了咖农的青睐,于是卡蒂姆迅速得到推广,一时间整个芒丈队(包括老水井队)种植和嫁接了1000余亩卡蒂姆咖啡。
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咖啡市场并不景气,甚至一路下滑,其他生产队由于病虫害和市场经济的因素,忍痛砍掉了数十年的咖啡树,改种芒果、龙眼等其他热带经济作物,而芒丈队在此冲击下并没有砍掉咖啡树,而是走了“更换+套种”的模式增加收入——将品种更换成了好管理的卡蒂姆,在全队1000余亩的咖啡地里套种了芒果、坚果等热带作物。“舍不得砍(咖啡树),亲手种下去的,哪怕不值钱也要想办法留住它,所以想到了套种的方法。原以为套种会给咖啡树带来影响,现在看来,我们芒丈队的套种居然是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套种的果树长势喜人,咖啡豆反而更加圆润饱满。”屈勇介绍到。
在保山小粒咖啡寻根溯源的过程中,芒丈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咖啡优越的生长环境,但更多的还是得益于像屈勇这样老一辈咖啡人的坚守和传承,才能让保山小粒咖啡真正立住了脚,扎稳了根,为潞江坝“中国咖啡第一村”打下了基础。(胡东湦 屈志强)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