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同心圆,“留守假期”不孤单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志愿者带孩子们到昌宁县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本报记者 蒋 蕾 通讯员 王强元
长假,对于许多学龄儿童来说就是快乐的天堂——可以整天在家享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疼爱与呵护;可以睡个懒觉吃很多零食和父母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耍;可以到许多地方旅游,去感受世界之大树立远大理想……然而,所有这些“可以”都离不开一个前提——陪伴。在部分留守家庭,孩子们的假期很孤单,没有上下课铃声的“催促”,一些孩子做完作业就只有看着爷爷奶奶劳碌的背影,心里空荡荡。为了让缺少陪伴的孩子也能享受快乐假期,保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提前筹划,联合共青团保山市委、保山学院、保山中医高等专科学校等部门单位和高校给孩子们送去“阳光”与陪伴。立德树人、寓教于乐,当越来越多的爱心汇聚在一起,留守的假期便有了“心”的温暖——
小小的期待
7月14日这天,昌宁县温泉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小吴一早换上不久前学校代共青团保山市委给大家发的一套崭新的迷彩服,吃过午饭后,原本在放暑假的他就要重返校园,参加一个名为“同心圆”的夏令营活动。
小吴是温泉镇351名留守儿童中的一个,他的家乡地处“千年茶乡”昌宁县东南部,因有一座驿道石拱桥而得名“小桥”(古名),这里地热温泉资源丰富,后来人们直接把它叫作“温泉”。
虽然山美水好,这却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全镇236.1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山区面积就占99.2%。当地很多家庭平日里都靠种植茶叶、烤烟和泡核桃为生,不少人选择外出务工,小吴的父母就是一对外出打工者,他有一个4岁的弟弟常年跟在父母身边,自己则留在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小吴是个学习态度较为积极的孩子,就是性格有点内向。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夏令营活动,因此他对这个假期有很多别样的期待。这些天,小脑瓜里总转悠着一些猜想,比如在学校里会遇到哪些平时的同学?要来陪大家过暑假的老师们会长什么样?未来这些天大家是要在一起做作业还是听讲课?——在学校,他的这些猜想很快有了答案。
围棋、书法、手工、经典阅读朗诵、演讲与口才、舞蹈、打跳,甚至还有茶文化及至中医药,未来10天,他将会和另外79名同校同学被分作4个班,跟着25位大学生哥哥姐姐学习丰富多彩的暑期课程。这些哥哥姐姐来自保山学院和保山中医高等专科学校两所大学,他们青春洋溢,笑容温暖阳光!
当身着统一服装的80名孩子到校完成集结,校园里没有立刻迸发出各种愉快的吵闹声。孩子们大多是和小吴一样的留守儿童,尽管他们也许都对未来10天有着同样的期待,却又好似都属于沉默寡言的一群。他们三三两两拿起卫生工具自觉打扫校园,用无声的行动迎接小老师们的到来。虽然没有一个人主动和哥哥姐姐们很快熟络,但傍晚时分当大家第一次聚在一起玩游戏时,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
深深的寄予
为了这次活动,保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保山市关工委”)准备了很长时间。今年2月起,关工委的同志就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研考察,经反复论证,他们最终选定在昌宁县温泉镇开展试点。4月至7月,保山市关工委联合共青团保山市委、保山学院、昌宁县关工委、温泉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各项筹备推进会,“定调”要通过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活动为助力保山教育高质量发展、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两项重点工作贡献力量。这期间,多家部门单位给予支持:保山市红十字会、保山市民政局分配了3万元募捐资金;共青团保山市委捐赠了100套服装;昌宁县委办公室和县关工委、温泉镇党委政府配套了部分资金;两所高校主动承担交通食宿等各种费用……爱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经分析研究与科学设计,夏令营活动在开班前已形成《“同心圆”活动操作规程》。10天的教学活动,贯穿了红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实践教育,以及阅读习惯培养等方面的内容。活动入选云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项目,其志愿服务队也入选共青团中央2024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队。以“立德树人”为主要目标,本次夏令营将作为整个活动计划第一阶段的“点探索”,为第二阶段的“面尝试”积累经验。未来,活动将逐步覆盖全市各个偏远乡村并派出更多志愿支教人员。到了第三阶段,即从2025年开始,保山市关工委将在全市五县(市、区)的每个长假期间开展1—2个“同心圆”活动,让全市75个乡镇(街道)都有关心下一代志愿支教服务。
“同心圆”活动既体现了对党中央“绘出更大‘同心圆’”号召的积极响应落实,也体现了关工委和未成年人之间同心向上的意义。在组织形式的探索上,本次活动更加体现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及不同部门同心互动办实事的力量,让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四位一体同心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成才的步伐更加坚定。
温泉镇组织委员李珊珊说,以往类似的活动通常只是开展一天半天,孩子们的体验并不深刻。这次“同心圆”夏令营活动不仅解决了乡镇培训机构覆盖不了,甚至是一些农村家庭即便有经济条件也无法满足的给孩子点对点的“提能”,更让那些平时很不自信、不愿沟通乃至不想读书的孩子感受到了关爱。能和自己年龄差距不大的大学生们近距离相处、心贴心沟通,可能会比平时和老师、家长的交流更加有效。知识的照亮、心灵的陪伴,也或悄然改变孩子们的一生。
暖暖的陪伴
“伴着淅沥沥的雨声,我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硬笔书法课。与柔软的毛笔不同,硬笔书法以其独特的刚劲之美,吸引着孩子们的好奇心……”
每一天,保山学院大学生志愿者陈燕哗都会收集汇总同伴们的日志。她是这一批大学生志愿者的领队,计划明年考研的她放弃了自己原本报名参加的考研培训班而选择参与本次活动,陪孩子们一起过暑假。
孩子们展示葫芦绘画作品
到校第一天,保山市关工委就组织大家坐在一起交流,也是在这次交流中陈燕哗才得知,在他们这批志愿者中还有很多是主动放弃各种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回家或外出旅游的机会而选择参加陪伴计划的。志愿者们纷纷表达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与担当的理想,并承诺将用心去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声音,用爱去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用行动去陪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保山学院团委书记孟姣说,这次夏令营也体现了“团团陪伴”在关爱留守儿童实践中的作用。以往学院每年都在做“三下乡”志愿服务,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他们还将以本次试点探索更多切实可操作的模式,形成体系,再结合具体课题调研报告做出指南手册,让同类地区及同类院校可借鉴。
保山中医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院党总支书记李东亮表示,在课程设计中穿插中医药文化及各种健康知识同样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一个有益尝试。以健康的理念浸润童心,从内心深处激发孩子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影响这些小学生的同时也将让大学生们形成一个彼此积极影响的良性循环。
经过10天的教学与陪伴,7月24日,孩子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进行了汇报表演。他们在这些天制作的剪纸、手指画、葫芦绘画、中药画以及黏土作品、环保袋等“成果”,引得很多到校的人欣赏并称赞。较之集合第一天的“局促”,一些孩子在节目正式开始前就已跟着舞蹈老师在礼堂播放的乐声中复习动作。也有很多孩子从一大早就难掩失落的情绪,他们都不想和大学生志愿者们分开。
家长观看了孩子们在这些天学习生活的视频小彩蛋。看着大学生们给自己的孩子认真上课,教孩子们下围棋、做手工、练气功,带孩子们跳舞、玩游戏……很多家长都感动得悄悄抹泪。
孩子们在进行汇报表演
小吴听了他的带班老师陈够英分享自己小时候不愿意承担责任,推卸当班长,以及后来又做出改变的故事,开始有了一些更加勇敢的表现;杨圆佳班的孩子在手工课上渐渐改变“学习机器”的状态,给自己的作品注入创意联想,并渐渐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杨倩妮、顾朝山班的孩子已经认识到,在网络海洋中盲目追随流行而没有自己的判断并不很酷……这个假期,孩子们的收获数不胜数。
保山学院团委干事董秋垚用这样一句话表达了自己作为整个历程见证者的感受:好事正在发生!从孩子们身上,我们开始看到了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影子。
记者手记:这无疑是一次暖心的采访。10天的陪伴历程,每一天,记者都能收到几篇大学生志愿者发来的日记,因此,聆听他们讲述当天的经历也成为了每天的一个期待。保山学院志愿者普郅涵是这批志愿者中让记者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她在前个假期就积极参加大学生返乡活动,这次深入接触农村留守儿童,她个人感触良多。她观察到几个家庭情况较为特殊的孩子并有意加强和他们的接触与沟通,在给记者打电话谈心时,她表达了自己已经在思考等大学毕业还要对接这些孩子的家庭,给他们提供更加切实的帮助的想法。如果爱有形状,“同心圆”就是一个圆满的诠释。当所有人携手点亮星光,最终定将照亮整个天空!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