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柿变形记 ——杨三寨村甜柿产业发展走笔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西山脚村口石刻
本报记者 冯祖玲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11年间,杨三寨村的变化显而易见:勤劳肯干的村民在国家的惠农春风中,让一棵柿子树不断迎合市场,创造了属于他们的传奇。
7月17日,走进隆阳区蒲缥镇杨三寨村,葱茏茂密的柿子树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树上形状扁圆、色泽鲜翠的甜柿,宛如点点翡翠镶嵌在绿意盎然的枝头,成了这片土地上最耀眼的风景。今年79岁的杨和义说,这些甜柿,是杨三寨村从贫困走向富裕的鲜活见证。
充满魔力的小枝条
1976年,时任保山地区林业局副局长的吴学潮从山东果树研究所引进了“次郎”甜柿枝条,并尝试在杨三寨村西山脚小组村民杨耀光家的老品种柿子树上嫁接。
杨和义在苗圃园
起初,村民们并未对这些嫁接的柿子树抱有太多期待,认为与以往的涩柿子不会有太大差别,毕竟当时国内原产的柿子品种,基本上都是涩柿。但当柿子成熟时,看到众多鸟儿争相啄食,好奇的村民摘下尝试后,惊喜地发现,虽然摸上去柿子并不像老品种柿子一样软,略带青色的表象下,吃起来竟然是甜的。在树上就完成了自然脱涩的嫁接柿子能食用!这个意外的发现,很快就传开了。
于是,村民也开始用“次郎”枝条在自家老品种柿子树上进行嫁接。到了20世纪80年代,村民又兴起了一股用培育过的甜柿,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的热潮。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积累的市场认可度,甜柿种植逐渐从家庭小院迈向了广阔的田野。
杨和义便是最早抓住这一机遇的人。1987年,30岁的杨和义大胆在自家承包的50亩蓝桉树基地上尝试嫁接甜柿。1990年,他的甜柿开始挂果售卖,当时售价为每千克2元,仅凭这一年的甜柿销售,他就有了2万元的收入。这笔收入,不仅让杨和义的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更重要的是,也让作为生产队长的他更加坚定了继续种植甜柿、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信心。
蒲缥甜柿众多荣誉之一
杨和义的成功案例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不仅吹拂着他自家的田畴,也悄然间唤醒了整个村对甜柿种植的热情与梦想。正当这股热潮在村中涌动时,另一位关键人物——周云,也悄然踏入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一片希望的土地
1989年,年仅23岁的周云从福建来到杨三寨村西山脚小组。因在老家就曾从事过水果种植,从沿海到山里的周云看到村里庭院中三三两两的柿子树后,遂有了将柿子种植发展起来的念头。在仔细考察后周云发现,村里的柿子树多为在君迁子树上嫁接后移栽,于是,他就利用手里的果树嫁接技术,开始尝试培育甜柿。但果子成熟后,周云发现结出的甜柿有籽,严重影响口感。
2005年,周云被村民推选为西山脚村民小组组长,他立志要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致富路。凭借着在老家积累的果树种植经验,周云把目光锁定在了那片尚未被充分挖掘的甜柿产业上。
周云深知,杨三寨村虽地处偏远,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却是大自然赋予的无价之宝。这里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南亚季风气候,年平均12摄氏度,还有充足的光照、丰富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地等,都为甜柿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产业潜力,决心将这份“甜蜜”转化为村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周云和他的第一代柿子树
2009年,周云迈出了更为关键的一步,在杨三寨村成立了云南省第一个甜柿种植专业合作社——隆阳区西山红甜柿种植专业合作社,首批吸引了61户社员加入。虽然一开始种植面积并不大,不超过300亩,但杨三寨村在种植技术、果树品种改良上还是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为杨三寨后来的甜柿种植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多年的培育和摸索,如今杨三寨村的甜柿种植面积已达6000余亩,亩均产值2万元,社员也增加到了173户。杨三寨村的成功,也如同一颗火种,迅速辐射带动了全镇其他23个村(社区),近4000户人家纷纷投身甜柿种植上。
一方甜蜜“柿业”路
2013年,隆阳区因地制宜,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杨三寨村也踏上了“特色高效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征途。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甜柿产业被赋予了特殊使命,成为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
2013年保山甜柿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是在同年,周云的合作社作为第一个代表保山甜柿的组织参加了上海农博会,让保山甜柿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2014年,保山甜柿又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这两项国家认证,不仅是官方对保山农产品的认可,更为蒲缥甜柿迎接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奠定了基础。
蒲缥甜柿
曾经,“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是人们的普遍认知,大家都觉得柿子的成熟季在秋冬,但杨三寨村的“早秋”甜柿却凭借自身的品种长处、独有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功打破常规,成为中国柿子中率先上市的品种,在夏季水果市场里争得了一席之地。除了早熟的“早秋”甜柿,村里还栽种了应季的“次郎”甜柿、晚熟的“太秋”甜柿等多个品种。这些不同品种的甜柿在不同的季节成熟上市,延长了杨三寨村甜柿的供应周期,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也为当地的甜柿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杨三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贫困景象一去不复返。截至目前,杨三寨全村甜柿种植面积约6000亩,产量接近1.5万吨,平均价格每千克7元,其中较为特殊的品种或品质较好的甜柿能卖到每千克13元至14元。周云告诉记者:“甜柿已成为杨三寨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仅西山脚小组,种植甜柿的村民年收入基本都在2万元左右,一半的村民年收入都是在10万元至20万元。”
在“柿业”路上,杨三寨村也深谙合作与创新之道,他们不仅依托隆阳区西山红甜柿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平台对接收购商,对农户的甜柿进行统一收购,还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路,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直供模式,真正让蒲缥甜柿成为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如今,村里的甜柿不仅在北京、上海、厦门、福建等大中城市占据一席之地,更跨越国界,远销日本、越南、缅甸、泰国等,深受消费者青睐。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