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中秋】施甸姚关:桂花树下月饼香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犹记去年月,屈指又中秋。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因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在我的记忆中,家乡施甸县姚关镇通常将“过中秋”叫“过八月十五”,将月亮叫“月亮粑粑”,这些“土里土气”饱蘸浓浓乡土气息的文字,仿佛又让我想起了童年的故乡,闻到那缕氤氲在桂花树下的月饼香。
月饼
儿时的中秋,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它是一种甜甜的期盼和等待,洋溢着浓浓的温馨和幸福。早在中秋节前几天,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倒计时”了。心里默默数着“五天、三天、两天、一天……”仿佛每数一下,就是嫦娥姐姐轻盈步履的一次迈动和着落,每一步都让我怦然心跳。
老家的天井中央有一颗桂花树,形状与月亮里的那棵极其相似。每年的中秋我们都会选择在桂花树下。这一天,我巴不得做一个追日的“夸父”,把太阳早早的追赶到西山的背后躲起来,好让早已在东边山垭口的嫦娥姐姐快快钻出来。
迎接中秋“场景”的布置都是我和哥哥完成。我们分工合作,一会儿桌子,一会儿凳子,整整齐齐的摆放好等待着月亮快快探出头来。我属猪,哥哥属猴,平时我们总在不拢一块,妈妈说那是“猪猴不斗头”。但是每逢这团圆之夜,却又显得格外的和睦和默契。一般情况下,只要月亮不出来,妈妈的月饼就不上桌,一家之主的父亲自然就不会放下他手中忙不完的活。月饼买回来后,妈妈怕我们偷吃,就用一个竹篮高高地悬挂在房梁下,我经常会偷偷跑到竹篮下,仰头看着空中那轮隐形的“明月”。
月饼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嫦娥姐姐终于像“新娘子”一样出来了。此时,父亲已放下手中的活,洗过手,虔诚地对着天地浇茶奠酒,美其名曰“献月亮”。这样的仪式感在有些家庭是被省略的,月亮出来直接就开吃,但在我们家是必不可少的,这也许是文化的传承吧。不举行仪式之前,我们兄妹三谁也不敢动月饼一下,怕月神怪罪,让我们以后晚上走路没有月光照耀,一辈子活在黑暗之中。
儿时的中秋,既是一个化解“饥渴”的饮食大餐,还是一个寄托精神的文化大餐。随着父亲“可以吃月饼了”的一声令下,我们脸上的“甜”与口中的甜就融为一体。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香香甜甜的月饼,边吃边开始“夜话中秋”。父亲说:“人要知道敬畏天地自然,敬衣得衣穿,敬饭得饭吃,只有敬畏天地,才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父亲边讲边喝着那杯与天地共饮的酒,待到“传统文化课”结束后,父亲就会借着酒劲给我们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故事。妈妈不像父亲一样读过好多书,他讲不出父亲口中的故事,但等父亲讲累了,她也会出来“串场”。“月亮粑粑打两块,想吃生肉打酒来,猪头猪手我不爱,我爱两个猪拐拐。”我不解的问妈妈:“天上只有一个月亮粑粑,为什么要打两块呢?”妈妈打趣的说:“打两块,你们兄妹不就够吃了吗?省得你们争来争去的!”
桂花
不知不觉中,夜深了,天清如水,月明如镜。月亮趁我们不注意时已经爬得老高了,如练的月华,透过桂花的枝叶直射在头顶上,斑驳的光影洒在我们的身上和父亲的酒杯上,瞌睡席卷着我的双眼,酒力微醺着父亲,我仿佛觉得我们全家都坐在月亮上。
时隔数十载,我早已不是那个懵懂的少年,岁月无情地压弯了母亲的腰,染白了父亲的发。然而,儿时氤氲在老家那棵桂花树下的月饼香,一直是一缕勾起我思念家乡的味道。(姜兴华)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