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日子”(霁虹漫笔)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日子,可以指固定或特定的某一天日期,例如今天是他的生日,我们定在下周三去旅游。日子,也可以指一段时间或好长时间,例如我们有一段日子没有见面了。日子,甚至可以指人的一生,例如他这一生的日子很好过,从来没有吃过苦。
作为一个人来说,一生就是一天一天地过日子,或者说日子一天一天地过,直到过完最后的日子——生命的尽头。
日子 ,如果指某一天,包含24小时;如果延伸开来,只能用“n”来表示。分离日子“内核”,从味觉上分,大概可分为“酸甜苦辣”四种;从时间上分,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段;从形态上分,可分为“白天黑夜”两种。
人这一生的日子,从表现形式和感受上分,大体可分为“过日子、混日子、熬日子”三个阶段。下面就说说这“三段论”。
对于三个阶段的划分,不能“精雕细琢”,只能“大而概之”。
60岁以前,是“过日子”阶段。这一阶段,从生下来到退休,画面“跌宕起伏”,内容“五彩缤纷”。包括学习(向书本学和实践学)、悟道理、定初心、树理想、谈恋爱、成家立业、奋发图强,是“骡子”是“马”都得拉出来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遛一遛”,一直“遛”到退休。这段日子,有汗水,泪水,甚至血水,偶尔也有“油水”;有加班加点,起早贪黑,没完没了,忙里忙外;有酸甜苦辣,愁眉苦脸,得心应手,笑逐颜开。一个“过”字,穿过60年时空,涵盖60年所作所为,传奇着人生除记号外的逗号、分号、感叹号、破折号、省略号……
60岁至80岁是“混日子”阶段。这个阶段,内容丰富多彩,各领风骚,别具一格,扬长避短,是真正属于“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潇洒阶段。有的打球照相;有的吹拉弹唱;有的琴棋书画展才华;有的游山玩水打卡闲逛;有的“孝子贤孙”里里外外忙;有的家长里短做文章;有的老当益壮伺机释放能量;有的养花种草钓鱼遛鸟逛商场;有的街头巷尾溜达游荡;有的进“老年大学”去“武装”。一个“混”字了得,充满和洋溢着生活的乐趣,续写着生命的华章。
80岁之后是“熬日子”,直至“熬”到生命终结。一个“熬”字,“熬”出了“百味人生”中“夕阳红”里的众生相。有的身心健康,风采依旧,乐观向上,一如既往地“过”着或“混”着;有的耳聋眼花,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出行手拄拐杖;有的小脑萎缩,神情痴呆,往事“念兹在兹”,当下“忘乎所以”;有的积劳成疾,“机器出了故障”,机能受损,过上了“轮椅生活”;有的成了“植物人”,床上“熬”春秋,吃喝拉撒一概无能,浑然不知。“熬”字的基因是长寿,亦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对于某些人来说也许是奢望。能“熬”就“熬”吧!按照“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理论,这何尝不是一种“仙境”。
其实,一个人的一生,“三个阶段” 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相互交错,不过是孰轻孰重罢了。不正是这样吗?“过”的阶段时不时掺杂着“混”和“熬”的成分;“混”的阶段也有“过”和“熬”的内容:“熬”的阶段也不乏“过”和“混”的“稀有金属”。总而言之,都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的感悟是,人的一生,最高的境界是随缘。轰轰烈烈,趾高气扬,也许会“伤筋动骨”;坦坦荡荡,诚实守信,更显“舒筋活血”;追名逐利,贪得无厌,难免“损兵折将”;顺其自然,和衷共济,拥抱“天伦之乐”。
有人说,人生是一本书;有人说,人生是一杯酒;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戏;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梦……
其实,人生更像是一次旅游。“过”也罢,“混”也罢,“熬”也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悠哉悠哉!优哉游哉!(何世亮)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