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艳:我当代表为人民(身边人 身边事)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李海艳获省级最美家庭。
李海艳为村民捐赠农资。
本刊特约撰稿人 张天理 文/图
金秋时节,来自施甸县姚关镇的云南省人大代表李海艳风尘仆仆地从上海回到施甸,顾不上舟车劳顿,立马投入到由保山市人大创作的情景剧“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拍摄工作中。在以李海艳自强不息带领合作社社员共同发展产业走出一条致富路的情景剧展示中,还着重表现了李海艳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为民发声、为民建言的心路历程。
“作为一名残疾人,我曾经历过无数的艰难困苦。但幸运的是,在党和政府以及残联等部门的关怀下,我找到了方向。我和一群残疾人朋友成立了合作社,将家乡的农特产品销往各地,开启了我们的致富之路。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对我来说,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李海艳对笔者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说起李海艳,很多人都会由衷地夸赞她是“面对命运的狂风暴雨誓不低头,勇敢飞翔的海燕。” 如今,这位只有一只手臂的折翼天使已经成为十里八乡人们津津乐道的女强人,成为无数追梦者的励志榜样。她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光,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更照亮了更多人前行的步伐。
折翼亦做领头雁。2021年2月1日,施甸县永艳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保山市第一家以农村残疾人为主体社员的合作社,李海艳任理事长。在这些社员中,李海艳如同一个大家长,给他们搭建了自食其力的服务平台,通过劳动释放自身潜力,实现人生价值。家住姚关镇蒜园村大汉庄的杨磊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口齿不清,生活基本靠父母资助,加入合作社以后,李海艳发掘了他脑子好使的特点,教他做生意,跑市场,把他培养成为合作社中优秀的销售代表,现在杨磊生活富足,开起了自己的小店,具备了成家立业的基础,成为父母的骄傲和寨邻眼里的能干人;家住酒房乡的段云斌,虽双腿瘫痪,但头脑清醒,双手灵便,李海艳就鼓励他发挥其指尖技艺从事编织工作,小竹箩、小饭包等一些小巧精美的工艺品由指而生,李海艳把其拿到合作社里卖,一个月也能赚上千元……在合作社,像这样的帮扶个例不胜枚举。
心底无私天地宽,心中有爱事事顺。如今,施甸县永艳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如滚雪球一般,每年都有递增,由最初的56人发展到了今天的108人。社员增加了,产业更要壮大。一个社员背后就是一个家庭,李海艳深知肩上的担子,她带领着社员们在沪滇合作平台以及当地政府和残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倾力发挥乡土农特产品的市场魅力,做野生菌系列产品,投资矿泉水,做食材加工,通过电商团队让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在上海、杭州、昆明、保山等地设立分销店……目前,合作社运行大有可为,社员每年都有分红,仅2023年,合作社实现营业额达3800多万元,年度社员分红28万元。
今年3月,李海艳获得了云南省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李海艳说,这个奖励属于和她一起共同奋斗的永艳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全体社员和给予这个团体发展壮大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市、县残联工作者们。
这些年来,李海艳收获了来自省、市、县及乡镇颁发给她的种种荣誉,而在这所有的荣誉当中,李海艳最看重的是“人民代表”这个头衔,从县人大代表到市人大代表,又到省人大代表,一步一个脚印。李海艳明白,首先要做好自己,才有能力做好人民的代表,肩负起人民代表这份神圣的职责。每年李海艳都会以代表的名义提出乡村振兴、合作社发展、电商的普及、残障人士就业创业等多方面的建议,有效履职,服务民生,服务社会。
“要当好人大代表,首先要倾听人民的声音。我身边有着许多和我一样的残疾人朋友,他们有梦想、有困难,我就是他们的传声筒。我深入了解他们在就业、生活保障、社会融入等方面的问题,将这些带到人大会议上,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李海艳说。
同时,李海艳也关注着广大乡亲们的诉求。在销售农特产品的过程中,她知道农民朋友们对于产业发展、销售渠道拓展的渴望。她积极开展调研,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希望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农业产业发展。
现在,李海艳带着她的团队,以身作则,积极作为,从一只“海燕”发展到一群“海燕”,在新征程中,借助时代抛来的“橄榄枝”,注册“菌凤凰”走入市场,让施甸山货变山珍;在家门口建起农产品加工车间,助力家乡的农特产品销往更加广阔的天地,让更多人在家门口致富。
“我会把合作社继续发展壮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残疾人朋友和乡亲们有稳定的收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李海艳自信地说。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