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干村:“五小工程”绘就易地扶贫搬迁幸福画卷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近年来,昌宁县耈街乡阿干村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学好用活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通过实施“五小工程”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努力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适应新生活、过上好日子。
选好小区长,实现管理有人员。阿干村共有易地扶贫搬迁50户162人,其中插花安置2户8人、集中安置48户154人,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个。为了便于开展群众工作,每个集中安置点从搬迁的党员群众中推选出1名公道正派、乐于奉献的党员或致富带头人作为安置小区的区长。有了群众认可的“主心骨”,开展政策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变得得心应手,“村组安排工作有人落实、群众诉求有人对接、问题困难有人处理”的基层治理格局受到安置群众一致好评。
安置区村容村貌。 袁丽萍 李鑫 摄
用好小村规,实现治理有载体。阿干村按照“四议两公开”原则,重点围绕村风民俗、道德风尚、人居环境整治等6个方面内容制定村规民约,并形成制度上墙。2024年,结合基层治理实际,听取群众、乡贤和党员干部意见建议15条,修订完善村规民约1次,进一步提升群众认同感和参与度,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意识,让搬迁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角”,促进自治、德治、法治有机融合。同时,邀请法律顾问对搬迁安置点村规民约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建议,增强村规民约的可操作性,以“小村规”约出乡村文明新气象、约出群众幸福生活。
管好小阵地,实现活动有场所。阿干村对全村5个活动场所土地、资产、设施设备等情况建立资产台账,定期盘点清查,探索建立党员轮流值班制度,保证活动场所运行规范、卫生整洁。各安置点依托文化广场、活动室等公共服务场所,以“火塘会”“户长会”等形式宣传惠民政策,邀请镇村干部对搬迁安置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学、就医、社保等问题做解答咨询。同时,组织群众在农闲时节开展打歌、跳广场舞等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安置群众幸福感。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政策宣讲、法律服务、移风易俗等实践活动10场次覆盖群众500余人次。
村民小组活动场所。 袁丽萍 李鑫 摄
办好小实事,实现服务有温度。阿干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全村有联系服务能力的45名党员挂联285户群众,依托支部主题党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载体,通过定期走访、问卷调查、志愿服务等方式,聚焦安置区道路修缮、垃圾清运、环境美化等群众关切问题,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诉求,抓实困难解决和问题整改,提升安置群众满意感。严格落实务工补助、小额信贷、创业贷款等惠民政策,发挥好外出务工创业致富带头人作用,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实现年均务工增收300余万元。密切关注“一老一小”,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上门开展“微心愿”认领、节假日慰问等服务,为和谐安置点绘就幸福底色。
美化环境。 袁丽萍 李鑫 摄
抓好小产业,实现增收有路径。阿干村主要产业包括烤烟、泡核桃、畜牧养殖、茶叶等。为实现致富增收的目标,阿干村依托特有的立体性气候资源,在低海拔地区探索种植澳洲坚果250亩,实现年均产值40余万元;在中海拔地区,用好辖区内现有的6000余株古树茶,大力发展古树茶、生态茶产业,成功打造“阿干来品”茶叶品牌,每年实现茶叶产量15吨,群众增收35万元,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在高海拔地区探索发展重楼、黄精等林下中草药种植50亩,带动群众增收20余万元。同时,鼓励群众发展生猪、肉牛、黄山羊养殖,每年实现收入100余万元;利用田间地头闲置土地,种植饲草300亩,投资40万元新建青储饲料加工厂1个,年均带动群众增收1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万元。通过不断调优升级产业结构,搬迁群众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真正过上了好日子。
坚果产业。袁丽萍 李鑫 摄
耈街乡有关负责人表示:“阿干村将继续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巩固拓展“五小工程”经验,聚焦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带领群众走出一条高质量乡村振兴路。”
(袁丽萍 李鑫)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