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寺寻踪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望山听泉亭。
龙潭寺。
王琨楼 文/图
昌宁县城里的龙潭寺,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顺宁府志》:“在右甸东南25里,始建于明代”。康熙二十九年(1690)所立《重修龙潭寺永远碑记》:“居址占山川之秀,超超乎远隔尘嚣也;观其栋宇得大木之良,巍巍乎堪称凡景也……上奉如来金像者二,左右设伽蓝达摩,傍塑一切罗汉,皆俨然如生”。
即使如此,龙潭寺始建年代依然不详:“龙潭一寺为右甸第一名刹,其创建盖已久矣。在先时未有记其事者,今遗老殆尽,孰从而考之?”就算是从康熙二十九年算起,也已经有300多年历史,再往前又不知凡几了。
过去的寺庙是有“庙产”的,从“庙产”的多少就可以看出一座寺庙被社会认可的程度。龙潭寺在清代曾置寺庙田6份,年收租谷95箩,又兼当地士绅富户时有捐助,善男信女乐上“功德”,是以该寺若干年间香火旺炽,庙会热闹,历久不衰。
明清时期有过“庙产兴学”运动,简单来说即是征用寺院建筑改建成学堂,既解决了办学场地的问题,利用寺庙的田产,也解决了办学经费的问题。佛教也因此受了极大的打击和削弱,有的佛寺因此一蹶不振。
清雍正十三年(1735),顺宁知府朱粲英饬右甸通判在右甸设东西义学馆,东馆即设在该寺内,就与清朝“庙产”兴学相关。宣统二年(1910),义学东馆迁往达丙街子孔庙后,至民国7年(1918),当地乡绅杨修道首创的“洞经会”,在该寺传授洞经古乐。
时隔30年后,石庄乡绅杨光明于民国35年(1946),在“石龙洞”上方山坡30米处,辟出一平台建观音阁,一殿两厢,穿斗式歇山顶建筑,门窗透雕动物花鸟。供人们燃香拜佛,存放内心的迷茫和不安。
只不过,人们仍称之为龙潭寺。
1985年2月,比丘尼们将“大慈寺”由七甲搬迁至观音阁。后经1990年、1999年和2004年几次修缮,将原来土木结构的大殿改建为砖木结构的琉璃瓦屋面,两厢改建为钢筋水泥砖瓦结构。
龙潭寺除了是一处宗教活动场所,更是一处风景名胜。其存在的年代,又比古刹早到不知什么年代,是沧桑巨变成就了龙潭景区,是自然造化,并非人力能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潭寺,就因有龙而得名。与别处不同的是,这里的龙不只“一龙”,而是“三龙”,是龙之三兄弟,称为“聚龙”。
相传在遥远的过去,东海龙王生有青龙、白龙、黑龙三子,不幸的是三子同时爱上了西海龙王的女儿冬青,这就惹出了麻烦。
为赢得东海小龙女冬青的垂爱,青、白、黑三龙子总是相互较劲,赛着显本事,闹得龙宫不得安宁,惹得老龙王也烦了,说有本事到外面比武去,谁要是赢了,就帮着谁说媒去。
三个龙子都以为自己一定能战胜对方,一路掀起惊涛骇浪,来到彩云之南。白龙在半空中用闪电使劲一划,划出一条长长的峡谷,峡谷里波涛汹涌,这就是现在的澜沧江;青龙不服,用手一指,就移来一座拥有横断七脉的大山,横亘在滇西大地上,企图阻断澜沧江,这就是横断山。黑龙平时就看不惯青龙,纵身一跃,用龙鞭一扫,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劈出一道峡谷,几乎与澜沧江平行,这就是怒江。
三个龙子兴风作浪,致使人间洪灾不断,天庭震怒,龙子们被勒令返回东海。白龙留恋于滇西山水,抗旨不回,被玉皇大帝压在龙潭山下,并用巨岩压住。
殊不知龙女冬青唯独钟情白龙,一路追寻而来。由于巨崖挡住了洞口,不得入内,无奈之下就在巨崖上落了脚,把象征着爱的根须紧紧地攀抓着岩石,挺拔如劲松当风,郁结如老蛟盘窟,一派危姿危状的样子。
于是就有了龙潭寺独有的树根更比树尖高,树尖还比树矮的奇观。
“石龙洞”石岩之上长有当地人称为栋青树者,向上而生,长至数米之后,又突然凌空而下,树体向前倾斜,有欲入海之势,树干从顶端挟枝带叶蜿蜒而下,婆娑柔和,披漫在水面上,姿形如少女浴发。这般自然天成的胜景,是人工怎么也做不出来的。
青龙和黑龙返回东海后,又厚皮老脸地跟着龙女冬青而来,却也没再惹是生非,而是在“石龙洞”一旁安居下来。黑龙的“潭”在“石龙洞”往北100米处,因地表为土质而称“土龙洞”。青龙的“潭”在白龙和黑龙之间的洼滩,蒲苇丛生,细流泉眼如珍珠一般散布在沙砾间,因而称之为“沙龙洞”。
三龙之水,大雨不涝、大旱不涸。就是暴雨倾盆,三龙之水从来不浑,散漫地流动于蒲草和芦苇之中。
后有石庄乡绅杨修己倡导,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石龙洞”前掘土为池,筑堤成潭,约100平方米,是龙潭的雏形。又在“石龙洞”旁建了座龙王庙,内供龙王石像,以祈风调雨顺。
民国27年(1938),同是石庄乡绅的杨光明,用龙潭寺的庙田积谷以及他自有资金,将泉池扩大到600平方米。于这一池碧水中间,建起飞檐翘角的水廓凉亭,也称“望山听泉亭”。方亭翼然,乃龙潭寺从古至今令人瞩目的景物。
三洞泉水淙淙,漫成滩涂,于蒲苇间交汇成河后,大部分泻入龙潭寺山和青龙山间的峡谷,形成龙潭河,流出峡谷后即称柒树河,灌溉沿岸田园后汇入达丙河;少部分引至向阳寨,曾是向阳寨饮用水之源。随后流经竹园村和石庄村,引水灌田,种麦植稻,正可谓“碧水涟涟寨前绕,一带山田放水声”。
水力的运用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龙潭水不仅用来灌溉,龙潭、石庄、沙沟的村民还在泉水经过之处,利用落差建起了水碓房、水磨房和水碾房,加工谷物、麦子、豆灰等粮食作物,是在几百年间当地人生活必不可少的粮食加工工具。
新中国成立后,还在向阳寨子尾利用龙潭的水建成昌宁第一座水力发电站。
2009年,昌宁县政府顺从民意,对景区作整体规划开发,将湖面拓展扩大,“土龙洞”和“沙龙洞”流出的水分别形成不同的水域,“青龙”和“黑龙”也就有了自己的栖身之“潭”,潭与潭之间婆娑苇阴,用石拱桥相连。“石龙洞”之水,被巧妙引入园内曲曲折折的沟渠,一路潺潺有声。
与别处风景名胜不同,龙潭寺古木参天,小桥流水,百年古刹,梵音袅袅,既有殿堂的庄严肃穆,是祈福圣地;又有园林的清新雅致,是观景胜地。是集水上公园、山林游览、佛道文化为一体的特色景区,是历史上从未有之盛景。
由此可知,龙潭寺作为古迹,每每在更新和修缮中,增添着各个时代的新元素。是古中有新,今中有古。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技术和建筑材料,还有人们不同时代不同的视野,在对龙潭寺进行的改造中,不断叠加着新的文化,使龙潭寺文化越来越厚重,这就是发展,这就是变化。
龙潭寺景区建成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对联征集,入围作品192件,其中不乏好联,如:“水出为渊,蒸作雨,泄为川,万顷畦畛资灌溉;土聚成山,凝作翠,化为岚,四方民物赖安康”“入座听泉观水动,能来最好;当窗沐风闻稻香,去也不留”“栩栩三千世界, 无字无言皆是教;宛如一念菩提, 有声有色不离宗”等。
龙潭寺以其千年的历史沉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绝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天气晴好时,大可轻舟便服,寄情山水,生活如游鱼般惬意无拘,冲旷自适。若是雨天,又可在望山听泉亭品鉴“苇阴中千般翠色,松涛外一抹青天”的楹联,或在亭子的“懒板凳”(也称美人靠)上坐下,听风听雨,也是难得的景致。
节假日更是游人如织,特别是每年大年初一,人声鼎沸,通宵达旦。交警们就要在一公里以外的石庄村拦截车辆,实行车辆管制,只准人进,不准车入。人太多,车太多,进去就出不来了,造成交通堵塞,进香不成反生恼,何况走着去更显虔诚,还锻炼了身体。
由此可见,你寻与不寻,龙潭寺都在等你!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