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昌宁:聚焦“一老一小” 日升日落皆美好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一老一小”事关千家万户,是群众普遍关心的大事、要事。近年来,昌宁县始终坚持把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作为一项暖民心、解民忧、增民利的民生工程,扎实做好“一老一小”重点对象关爱救助服务保障,持续创新服务举措、优化服务载体,用心用情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需求,让“幼有善育,老有颐养”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托起“朝夕美好”。
从“有”向“优” 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县委、县政府按照‘最高规格、最好地段、最强保障’的标准,为我们提供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学习活动阵地。每天到老年大学、老年人活动中心学习和活动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关爱。”说起自己的晚年生活,退休干部张德芝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昌宁县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全心全意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用心用力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向“优”提质升级,切实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
围绕老有所乐,昌宁县建立以老年大学为重点的老年活动阵地,丰富了辖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除昌宁县老年大学外,田园镇也成立了老年大学,5个城市社区及龙泉村均有老年大学办学点,邀请专业讲师指导辖区老人排练歌舞,开展书法剪纸培训,举办体育活动等。
为解决辖区高龄、低保、孤寡和失能老人的就餐难题,昌宁县建立了3个“老年幸福食堂”,食堂平均每天就餐人数达300余人,并适时提供上门送餐服务。2023年以来,到老年幸福食堂就餐的老年人达13457人次,有效解决了居家养老老年人生活用餐困难的问题。同时,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和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建立日间照料中心,依托文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田园镇文昌、龙井、关庙、宝丰、达丙5个社区为试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辖区内有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的经济困难、独居、高龄、空巢和失能老年群体提供免费助餐、日间休息照料、事项代办、基础护理等“10+N”上门养老服务,目前上门服务达5480人次。
该县还出台了困难老人探访关爱行动方案,建立健全由部门主导、乡镇负责、村(社区)实施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对县域内1665名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探访,探访率达100%。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持续强化,县城中心敬老院开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向社会开放托养床位30张,累计收住社会化老人27人,收住特困集中供养老年人累计164人,基本实现了应养尽养。
“目前,昌宁县初步构建起了党政主导、家庭尽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昌宁县民政局副局长罗贤忠说。
凝聚力量 优化儿童成长环境
作为关爱救助留守儿童的县级试点,大田坝镇构建起“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模式,依托挂包单位、群团组织、企业家协会、慈善会等资源,以镇级为中心,全方位搭建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平台,广泛争取和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实施康复救助、爱心助学、生活帮扶等系列关爱救助保护行动,成功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关爱救助保护工作机制,让关爱留守儿童试点工作更有温度。
大田坝镇四位一体的模式反映的是昌宁县不断探索关爱救助留守儿童的做法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昌宁县通过建立“三个台账”、构建“四项机制”、织密“三张网络”、破解“三大问题”,不断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
大田坝镇作为全县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县级示范点,逐步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强化3个阵地建设、整合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会5方力量,扎实推进开展“九个一”专项行动的“1359”工作模式。通过统筹协调、分类施策、凝聚合力,实现了家校村联动无死角,关爱救助全覆盖和关爱保护多样化。
同时,昌宁县聚焦“对象精准”,建立“三个台账”,统筹村(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挂包帮扶干部实行“一季度一摸排”,全县上下形成了一套底数清、情况清、需求清的“三清”档案,做到“一户一档”“一乡一账”、全县“一库建管”,截至9月,全县有未成年人55271人,留守儿童6422人,为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责任落实”,昌宁县构建“四项机制”,实行单位定点挂村“抓”,家校村联动“护”,“双代理家长”制度“管”,干部结对帮助“扶”机制,制定《昌宁县领导干部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工作手册》,全面跟进留守儿童情况。目前全县有22个省市级单位、112个县级单位挂联全县124个村(社区),1711名领导干部结对帮扶6422名留守困境儿童,实现了帮扶全覆盖。初步形成了以家庭监护为主体、校园监护为主力、社会监护为补充、政府监护为兜底的工作格局。
“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昌宁县红十字会依托‘博爱进万家’、助残日、‘5·8人道公益日’等活动,对困境儿童、残疾儿童进行了助学、助医、助困等方面的帮扶,让每一份爱心善义、每一笔捐款都用到了最需要的地方。”昌宁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左昌英说。
聚焦“关爱暖心”,昌宁县织密“三张网络”,坚持普惠性帮扶和点对点精准推进,用好用活用足民政救助、教育资助、社会帮扶、法治维护等保障措施,织好织密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保障网、救助网、关爱网”,确保关爱救助保护工作有支撑、有保障、有成效。并以源头治理为根本,探索建立和实施源头预防、强化家庭教育、社会专业队伍建设等长效机制和措施,真正推动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转变为长久的民生工程。(张忠海)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