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跑出施甸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跑出施甸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周耀泉
施甸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始终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紧盯制约施甸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以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的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施甸实践。
以改革兴产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施甸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培育上,坚持调整结构与转变方式并举、增量扩面与提质增效并重,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构建具有施甸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施甸有“善洲故里”“稻母之乡”“地质宝库”“高山硒谷”4张靓丽名片,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温泉、富硒土地等“风、光、水、土”资源,在发展资源经济上具有扎实的“底子”。我们坚持以资源换产业、以资源换市场、以资源换技术,依托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优势,引进优质制种加工企业,聚力打造种业全产业链;充分挖掘杨善洲精神文化内涵,打造以云南省杨善洲干部学院、善洲林场4A级景区为核心,向周边辐射的红色文化体验线路;大力发展“富硒+农业”“富硒+旅游”“富硒+康养”等产业,衍生发展地质科普为主的农旅融合型产业;聚焦施甸“不远不近的地方、不轻不重的农活、不快不慢的生活”等实际,大力发展旅居、研学、康养等产业,推动富含施甸记忆的“周末经济”火起来。
以改革强招商。《决定》指出:“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完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和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施甸县将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投资、扩增长、促发展的关键抓手,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积极发挥“风光水土”资源优势,注重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养老医疗等领域找项目、谋项目、推项目,切实提高产业类项目占比。围绕种业资源、富硒资源、地质文化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全周期管理、全要素保障、全过程服务,全面提高签约项目开工率、协议资金到位率、项目投产达产率、市场主体转化率,确保项目资金招得来、落得下、发展好,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全面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入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和市场主体倍增行动,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让经营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
以改革促振兴。《决定》指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施甸县将坚持把促进群众持续增收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不掉队。扎实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增强脱贫群众增收的内生动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抓实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持续巩固烤烟、蔬菜、生猪、肉牛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水稻玉米种业、富硒农业、咖啡、肉鹅等新兴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搭建利益联结“金链条”。盘活用好扶贫车间、厂房等资产招“小商”,让更多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用好沪滇协作和财政衔接资金,加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投入力度。抓实搬迁安置点后续管理,加快精品示范村、美丽村庄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力培育乡村经营管理人才,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以改革护生态。《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施甸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级生态环保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紧盯重点难点集中攻坚,按时序推进问题整改,持续巩固整改成效。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开展“三堆三乱”整治,培养群众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实现生活区域干净整洁、垃圾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深入推进城乡绿化美化行动,因地制宜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打造一批绿美乡村。加快善洲林场“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积极发展林草产业,推动“林下产业”变“富民产业”。
以改革惠民生。《决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施甸县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实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锚定“358”目标不动摇,瞄准“五年上台阶”奋斗目标,坚决打赢施甸教育发展“翻身仗”。坚持“三级书记抓教育、党政同责办教育”,优先推动教育工作、优先解决教育难题、优先保障教育支出,每个单位每年至少为学校办一件实事;全力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培养校长后备人才,完善教师职称评定机制;全力推进教育改革,稳步提升教学教研水平;全力筑牢安全防线,实行“定岗、定员、定责”管理,打造安全稳定的教书育人环境。加大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全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实施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提升行动,建立并执行导医制度,发挥医共体作用,强化卫生管理,为患者提供洁净的就医环境。加强村级卫生室管理,提升乡村医生服务水平。抓好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增效,做到应保尽保。
以改革优治理。《决定》指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施甸县将认真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力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持续巩固发展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良好局面。持续加强基层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按照“两个提速”“三级走遍”“四到一线”的要求,主动解决群众难题、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群众信访积案,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增强应急救援队伍、物资储备保障能力,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水平。统筹抓好食品药品、森林防火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兜牢“三保”底线,严控“三公”经费,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以改革助发展。《决定》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施甸县将坚定不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让党旗始终在一线高高飘扬。施甸县作为杨善洲精神的发源地,我们始终将传承弘扬杨善洲精神作为永恒课题,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做有方向,争做杨善洲式的好党员好干部。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坚持“把工作交给自己,把自己交给组织;凭实绩立身,凭业绩晋升;不怕没岗位,就怕没作为”,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绝不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坚持从县委常委严起、从县级领导抓起、从正科级干部管起,全面压紧扛实“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政治责任,抓班子、带队伍,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促进政治生态山清水秀。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贵在实。施甸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改革部署及省委、市委具体改革安排,争当改革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带头走在前面、勇于打开局面,“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在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开新局、上台阶,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施甸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中共施甸县委书记)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