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在北汉庄传承
——北汉庄老百姓眼里的杨善洲老书记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杨善洲在茶地
如今的北汉庄
20世纪60年代的样板试验田
方丽春带记者参观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
当年的中国茶叶青年研修团名单
刘宗信和他的日记本
北汉庄的村民,谈起杨善洲老书记,都是一脸的深情和怀念,进村的牌坊脚下,那个跳下吉普戴竹叶帽的身影;烟雨迷蒙中,那个教农民插秧的身影;村公所老房子里,那个卷着纸烟看产量数据的身影……一帧帧,一幕幕,让人放不下,忘不了。
高瞻远瞩的和蔼长者
20世纪80年代,保山板桥北汉庄、北庙、左所、老营、西河等村,是传统的万亩茶园管理区,也是保山茶叶的主产区,各个茶区分布着一定数量的茶场和工人。1982年5月底,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应日中农交邀请,派遣江西、贵州、云南的30余名青年作为第三批学员赴日学习,开展中日友好文化交流及茶技学习。保山分到1个名额。杨善洲老书记为了保山茶产业的发展,也为了多一个人才,向省里又争取了1个名额,培训经费只能解决一个人的,老书记说:“这钱我们自己出。”这两个名额,一个是昌宁右甸公社茶场社员李洪昌,一个是有一定文化基础和表达沟通能力,做事风风火火的方丽春。当时,20岁的方丽春高中毕业后在北汉庄李家山茶场上班。
到北京参加为期一周的出国前培训后,方丽春随团远渡日本。
到了京都静冈县,所有随团成员两人一组分往不同的茶农家里,与当地茶农一起居住,一起劳动。
负责接待方丽春与另一名云南女孩的日本茶农是西谷久五郎一家。西谷家有50亩茶地,正是采春茶的时候,早上6点起床吃了早餐,西谷就开车带上方丽春两人上茶园。两人仔细观察西谷的采茶手法,学习机械采茶,在制茶车间跟着师傅学制茶,直到晚上11点才能休息。
在这期间,方丽春与队友不仅到茶地劳动,还到西谷家的稻田里插秧、薅秧,把保山的农业技术带到了日本。
因为是分散居住,带队团长张庆黎(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农业方面负责人)、云南省分团团长吕尚升为准确掌握每个成员的学习进度和生活状况,隔几天就会召集大家一次,听一听大家的心得体会,询问有什么要求和困难,协调需要解决的问题。
两个多月的耳濡目染和实际操作,方丽春熟练掌握了采茶、中耕管理、制茶技术的各个环节,也学习观摩了日本茶道,中日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让这个云南边地的保山姑娘终生难忘,也成为她永远珍藏的美好记忆。
7月底,方丽春回到了保山。在杨善洲老书记安排下,她与李洪昌一起完成了两项重要任务:讲好学习故事,抓好后期推广。他们先是被杨善洲老书记安排在地区小礼堂、地区农校、昌宁县等地作巡回报告,谈学习体会,交流所学茶艺知识。老书记在台下听了后,对身边的科技人员说:“讲得好呢啊,没想到这小姑娘能讲这么好。”
报告结束,方丽春与老书记一起到昌宁各茶场,每天爬坡上坎钻茶园,查看中耕管理是否到位,给茶场工作人员讲解本地种茶、制茶与日本技术的区别。临别,老书记叮嘱方丽春今后要立足专业,为保山的茶叶产业作贡献。带着老书记的嘱托,她在李家山茶厂工作期间,几乎没有回过家,吃住都在茶山,300多亩的茶园成了她的另一个家。
一年多后,因市场波动,茶价下滑,茶场在工资都发不出来的情况下实行改制,承包给个人,方丽春无奈离开茶场。
1992年,方丽春进了北汉庄村公所,先是任联合社出纳,1998年任计生员兼办事处出纳,至今在村委会任妇女主任兼计生员、监委会主任。
38年过去了,当年伶俐的小姑娘已是成熟干练的村干部。多年来,她把在日本学到的、看到的化为对劳动、生活的动力,干什么都认认真真。
国庆节期间,记者到北汉庄采访,方丽春带我们参观了“北汉庄村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去“文化示范户”家里走访,言辞中是对老书记深深的崇敬和怀念。方丽春说,当时去日本的时候,并不知道她的名额是老书记为她争取来的,是回来作巡回报告时才知道的。老书记开放向外的眼光,高瞻远瞩的胸怀让人敬佩。她说,老书记教会她心里要时刻装着群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有益的事。几十年来,她践行着这样的信念,在老书记洒过汗水的北汉庄尽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本分。
严谨细致的老大哥
刘宗信老人80岁,可怎么看都不像高龄老人。他可以骑着单车进城逛街,甚至可以骑四五个小时到西邑走亲戚,这还不算,让人叹服的是他从1963年起开始写日记,每天不间断,北汉庄几十年的发展史,都在他的日记里,57年的日记几乎成了一本“活字典”。连前几天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包括我们去采访他,都记录进去了。我们开玩笑称他是“北汉庄的司马迁”。
老人说这一好习惯的养成得益于善洲老书记。老书记来北汉庄蹲点的时候,刘宗信是村里的会计,他最记得的是老书记每次一到村公所,都会直接进他的房间,亲切地打招呼“小会计,咯忙?”因为他的办公室兼卧室就在大门边。老书记还会在他的床边坐下,看统计表,问数据,强调“数据你咯敢负责?这个数据是我们要用来向全地区推广经验的。”年轻气盛的刘宗信拍拍胸脯,骄傲地说:“坚决没有错,我完全敢负责任。”
刘宗信说,每次老书记进村,只把车开到村口就下车,叫驾驶员回去。他穿着胶鞋慢慢走着,边走边观察田里庄稼的长势,发现问题一定叫来技术员或驻村干部询问解决清楚。在老百姓心中,他平易近人,没有官架子。从1955年,地委将挂钩点设在北汉庄,到1980年初提出“滇西粮仓”,把粮食丰收经验推向全省全国,再到1982年北汉庄的粮食生产达到巅峰状态,村里百姓自豪不已。在刘宗信的记忆里,深入村里的老书记,一有空就东家坐坐,西家坐坐,见到谁家有困难,总要想方设法解决。有村民想感谢他,送他一小包茶叶,或者一小袋糕点,他都要让人还回去。他的衣服可以给群众穿,但他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受杨善洲精神的感染,刘宗信说他做会计一直都很认真,工作期间没出过任何差错。那时谁家年底有多少公分,该分多少粮多少钱,一斤一两,一分一毫,算得清清楚楚。这种认真,也是他后来能坚持写日记的基础和动力。
下田栽秧的地委“大官”
北汉庄是保山地委1955年确定的第一批实验基地之一,杨善洲老书记在保山地委任职期间,亲自率领农科部门在北汉庄创办水稻、小麦、油菜等样板田、实验田,手把手地指导群众“拉线条栽”“三带九行”“菜园化”等精耕细作方法,推广“京国92”“西南175”等多个粮食新品种的栽种,提高粮食产量。
那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最熟悉的地委“大官”的形象就是一顶草帽,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一双胶鞋,一个套着蓝色塑料油丝外套的水杯;如果要下田栽秧、薅秧,裤腿会卷得老高;下雨了,身上还会多一件自带的蓑衣……
在北汉庄的示范带动下,保山的小麦产量从亩均200斤至300斤增至700斤至800斤,水稻产量从亩均500斤至600斤增至1100斤至1200斤。保山人民从过去“一人种三亩,三亩不够吃”变成吃粮不愁。
1978年至1981年,保山的水稻单产在全省排第一。1980年,老书记超前提出“保山要搞吨粮田建设”,科技人员全力进行高产攻关,同年全国农业会议在保山召开,保山获得“滇西粮仓”的美誉,杨善洲则被人们称作“粮食书记”。
1981年,北汉庄村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扩大了油菜、豆类、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
数十年过去了,老书记在农业生产一线的精湛技术和实干作风,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坚守和忠诚,为老百姓干实事、办好事,淡泊名利、廉洁奉公、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艰苦朴素的精神一直在北汉庄传承、发扬,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在北汉庄得到大力倡导。
“一尘不染香到骨,两袖清风昭汗青”,这是老百姓对他的挽思,也是一名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刁丽俊 段杏花)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