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探索苗族整族脱贫路:合力改旧貌 同心绘新景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初冬的昌宁县勐统镇长山村陀螺坪易地扶贫安置点里,搬迁到这里的苗族群众正忙着剥玉米、晒玉米,到处一片丰收的景象。看着眼前金黄的玉米,苗族村民吴绍兵说:“多亏了各级来扶持我们,让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们现在这日子过得,就像我们这个玉米一样,相当饱满相当香甜。”
苗族是昌宁县的世居民族之一,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苗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县境内居住苗族1762 户7983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6%,聚居于12 个行政村35 个村民小组,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10 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96 人,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
在脱贫攻坚中,昌宁县针对苗族地区和苗族贫困人口的特点,结合区域、资源、历史、文化等因素,锁定关键致贫因素,强化举措“改穷貌、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奔小康”,致力从根本上改变苗族地区贫穷落后面貌,推进苗族整族脱贫,探索出了一条偏远山区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不让一个民族掉队的承诺。
在具体帮扶中,昌宁县针对苗族地区贫困程度深、公共基础弱、生活质量差、产业发展难、传统陋习多的实际,整合各方资源,采取“五个抓”,确保整族脱贫项目取得实效。“五个抓”,即:一抓设施改善“改穷貌”。针对苗族地区基础较弱的实际,从实际情况出发、从苗族群众急需入手,投入资金2.4 亿元,实施公路通畅工程、农村电网提升改造工程、人畜饮水安全工程、水利灌溉工程、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移动通信工程、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和便民服务工程“八大工程”。二抓易地搬迁“挪穷窝”。将苗族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搬迁重点对象,精准识别321 户苗族搬迁贫困户,按照“就市、就路、就众、就便”的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11 个易地搬迁安置点,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三抓收入保障“换穷业”。制定出台高于全县其他贫困村的产业扶贫政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配套产业发展,“长短结合”增强苗族群众“造血”功能,“近期产业”建设蚕桑、中药材等示范基地1.6 万亩;“中期产业”成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5 个、入社社员182 户,养殖肉牛2600 余头,完成2 个肉牛养殖示范点建设;“远期产业”重点打造“澳洲坚果万亩示范基地”。四抓素质提升“拔穷根”。重点实施法制建设、义务教育、生产技能帮扶、扶志等专项行动,全面转变苗族群众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让文盲、懒汉、捕鸟人的“苗寨老三样”,变成了能人、大户、好榜样的“苗寨新三样”。五抓示范创建“奔小康”。紧盯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目标,把苗族地区示范创建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任务,着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推进苗族地区示范创建,着力深化苗族地区社会治理,维护苗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解决苗族地区的持续发展难题,光靠一个乡镇一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的。这些发生在苗族村寨和苗族群众身上的变化,是石榴籽一样团结互助的结果。”昌宁县民宗局局长李永周说,做好苗族整族脱贫工作,实事求是、整合资源是前提,从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有效解决了苗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根本性问题。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是重点,只有始终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弄清脱贫攻坚的着力点,回答好“核心问题在哪里、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哪里、要往哪个方向着力”这三个渐进式问题,统筹兼顾、精准施策,才能消除少数民族绝对贫困、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整体脱贫。标本兼治、长短结合是关键,按照“公共设施是基础、改善生活是关键、发展产业是核心、转变民风是根本”的工作理念,选准项目、选好产业、选对方法,由外到内抓建设,由近到远抓产业,才能确保少数民族群众稳定脱贫、实现小康。
“脱贫只是起点不是终点,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李永周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做好“智志双扶+教育”“人才引进+培育”“特殊关爱+预警”“生态产业+补偿”“订单农业+引导”“乡村振兴+质量”六篇文章,提升苗族地区的持续发展和苗族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苗寨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
(吴再忠)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