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党旗红 ——保山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将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在这一过程中,全市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政治、制度、组织优势,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坚决保持贫困县、乡党政正职稳定
我市严格按照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关于脱贫攻坚期内保持贫困县、乡党政正职稳定的要求,坚决贯彻执行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这条纪律要求,从严把握贫困县、乡党政正职调整政策要求,从严执行贫困县、乡党政正职调整审批程序,切实稳定贫困县、乡党政正职。2016年以来,我市严格按照贫困县、乡党政正职调整政策要求,对1名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贫困县党政正职按调整审批程序进行了调整;共调整贫困乡镇党政正职23名。按照“原则上脱贫出列半年以上的贫困乡镇党政正职可调整”要求,有序稳妥地对已脱贫出列半年以上的贫困乡镇党政正职调整13名。2019年以来,全市共调整贫困乡镇党政正职18名。有序稳妥对已脱贫出列半年以上的贫困乡镇党政正职调整13名。
精准发力考察识别脱贫攻坚干部
2016年以来,我市从贫困县区提拔使用处级干部117名。其中,从乡镇党政正职提拔使用31名、从驻村工作队员中提拔使用10名。2019年以来,全市共提拔使用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干部454名。加强沪滇合作,探索双向互动培训模式,按需“充电”,补短板强弱项。2016年以来,上海市闵行区累计向保山选派挂职干部11名,全市累计向上海市选派挂职干部30名。健全完善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制度机制,进一步树牢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导向,切实把在脱贫攻坚中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尽锐出战倾力脱贫攻坚。我市坚持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力量向脱贫攻坚一线凝聚。强化驻村工作队员责任,全市共派出413支驻村扶贫工作队,集中选派1466名工作队员,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印发《关于发起驻村扶贫“总攻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任务,切实增强工作队员责任感使命感,确保人人在岗在位在状态,实现我市高质量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加大关心关爱力度,广泛开展谈心谈话;开展电话督查,严格日常管理。通过电话抽查的方式,对全市驻村工作队员返岗、传达学习上级文件、开展谈心谈话、近期工作等情况进行了抽查,按照每个县抽查不少于10名驻村工作队员、每个乡镇抽查1至2名的原则,共抽查了56名工作队员。做好脱贫攻坚普查人员抽调及管理工作,牢固树立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鲜明导向,在全市范围内抽调4名总队长、8名副组长、707名普查员、114名普查指导员和20名数据审核验收员,对脱贫成效真实性、准确性展开普查,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着力充实乡镇工作力量,通过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从超编单位及乡镇交流到空编乡镇任职,加大公务员招录力度;严格执行“新录用人员在乡镇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的规定,有效保证基层脱贫攻坚工作力量。
多措并举建强村干部队伍。我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通知》,采取“组织选派、招考录用、择优回引、异地交流、培养选拔、评选激励”等“六个一批”的方式,不断提高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目前,全市共计划选派100名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开展“双十”评选工作,评选10个“十强支部”和选树10名“十佳支书”,同时做好7名省级“百名好支书”的选树工作。全面实行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及村民小组干部任职资格联审全覆盖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深入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全市75个乡镇全部建立青年人才党支部,遴选、储备村级后备力量3199名;持续深化全市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665人参加了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培训,切实加大了村级后备力量储备和培养力度。
驰而不息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2019年,结合专项整治工作提出村党组织5种类型、社区党组织5种类型10种表现,全市共排查出软弱涣散村(社区)基层党组织106个。召开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制定《实施方案》《县级领导摸底排查计划》《工作提醒函》等文件,由县(市、区)委书记带头,县(市、区)级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1至2个乡镇,村村走到。坚持“一支部一方案、一问题一对策”的要求,量身制定整改方案106个、整顿措施300余条。2020年,为巩固提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成果,制定下发了《关于抓好2020年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的通知》,按照实事求是、应整尽整的原则,不设比例、不定指标,对照省委组织部明确的12种情形,认真研究精准确定整顿对象,共排查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82个。同时,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统领基层党建工作,如期完成累计达标70%以上的目标。
持续用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我市创新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10种模式,2016年全部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2019年全市950个村(社区)全部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的37个,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26亿元。2018年以来,共向上争取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40个、边疆党建长廊“四位一体”试点建设项目13个,共计1.35亿元。2020年,我市召开了“乡镇党委书记论坛”,部分乡镇及村(社区)领导围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主题交流发言;印发《关于打造百个集体经济“富裕村”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方案》,确保实现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的“富裕村”达到100个,力争5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达50个以上,10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达15个以上。
凝心聚力提升“三个组织化”程度,成立三个组织化项目组,制定下发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推动产业扶贫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工作方案》,明确2020年工作目标及重点任务。产业化经营稳增收,按照“基层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党员+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党员“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等创富带富帮扶机制,不断加大致富带头人培养扶持力度,努力把合作组织建强,把产业文章做大,把利益链条拉长,实现了贫困群众进入产业链稳定增收。目前,主体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90866户373043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率达到96.6%,基本实现户户有产业扶持。通过“厂房式”“居家式”“融合式”扶贫车间吸纳,公益性岗位托底、返乡创业带动、有组织劳务输出等4个就业扶贫主渠道。采取“一户一策”措施,制定未脱贫党员帮扶措施1520条,全市仅有104户未脱贫党员户,109名未脱贫党员。党组织带领挪穷窝,在全市223个搬迁安置点中采取优化设置新的党组织、纳入属地党组织管理等方式,单独成立党组织147个,将涉及搬迁的2706名党员全部编入党组织。(黄宝洲)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