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善洲故里春常在 奋进路上展华章
来源: 保山日报网 阅读:
正是有了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杨善洲实现了“誓把荒山变绿洲”的誓言。
(易地搬迁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正是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施甸县在“十三五”实现90个贫困村、21591户91170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城乡面貌换上新颜。
(中烟帮扶项目: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民族学校新貌)
近年来,施甸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引领、开放发展,产业主导、全面发展的路子,在广袤的施甸大地上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建设生态施甸 迈出绿色发展坚实步伐
金秋时节,施甸大地到处洋溢着丰收的笑脸。在仁和镇水稻两系不育系种植基地里,机声隆隆,金黄的田野里,稻农们正忙着收割,农技人员也来到现场对种子收割、烘烤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
(学史明理增信)
截至2020年末,施甸县累计繁殖水稻两用核不育系197个品种、18336亩,繁殖种子781.66万公斤,平均亩产量426.3公斤。每年提供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种子占全国用量的80%以上。带动施甸300户农户种植两用核不育系,实现产值720万元。
(施甸坝有序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化农业产业)
怒江支流勐波罗河、枯柯河畔,沃柑、芒果、石榴、坚果相继成熟,一片片水果园里,果农们正忙着采摘、销售。施甸县先后实施退耕还林五万余亩,带动怒江流域群众种植经济林果十万余亩。长势不错的林果不仅点缀了河谷,还成了村民的“致富银行”。
(怒江流域坚果成熟)
近年来,施甸县大力发展“一江两河热区经济带”“东西两山冷凉山区经济带”“施甸坝姚关坝田园观光经济带”三大产业带建设。“十三五”期间,施甸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施甸题词“全国最佳水稻繁育基地”,获得全国制种大县奖励资金3000万元。有序流转土地11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5万亩,建设糖料蔗核心基地6.8万亩,粮食总产80万吨,肉类总产34万吨。
补齐发展短板 筑牢城乡基础设施根基
2020年6月1日,保施高速建成正式通行,施甸告别了不通高速的历史;建设中的施链高速也在稳步推进。
(保施高速通车)
一条条水泥路通到家门口,一个个村庄展现新容颜,村民们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公园、绿地、广场、湖面点缀县城……
(施甸县抗日江防遗迹群)
“十三五”期间,施甸累计投资128亿元,实施交通基础设施项目108项,建设公路总里程1300公里,较“十二五”增加投资113亿元,增幅达754%,农村客运车辆覆盖13个乡镇138个行政村;累计投资24.6亿元,建成红谷田、龙门口、善洲水库、岚峰水库等一批水源工程,引进社会资本建设白龙、大水沟等5座水库,建成“五小水利”工程6500件,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4万亩;建成6个农村生活垃圾热解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88.5%,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4%。新建改造公厕144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7500座,建设村内户外道路246万平方米,拆除违建41万平方米;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增至19.74平方公里,县城常住居民增至7.1万人,城镇化率提升至45%,森林覆盖率增至54.1%。县城建成区面积达8.4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1.42%、绿地率达37.2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县。建成“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小镇”1个;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4个;施甸县抗日江防遗迹群和滇缅公路惠通桥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哈寨村)
坚持“共享”理念 书写民生优质“答卷”
五年来,施甸县秉承着“让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的理念,高标准兑现民生保障政策,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增强群众致富能力,提升文化素养,推进文明建设,描绘了一幅充满温度的民生“画卷”,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施甸县城)
“十三五”期间,施甸县累计投入7.8亿元,新建校舍25万平方米、运动场地31万平方米、体育设施面积23万平方米,改造校舍2.4万平方米。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逐年提高并保持在95%以上。县妇幼保健院、11个乡镇卫生院、95个卫生室、图书馆、城乡规划馆、县情馆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4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个;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从2015年88.7%上升至97.3%。先后荣获“云南省先进平安县”“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县”和“全国信访三无县”称号。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县、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被列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2020年,施甸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至31048元、12255元,年均分别增长7.3%、9.4%。杨丽娟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