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神州日月新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保山日报社开设“新春走基层”栏目,组织记者深入基层实地采访,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反映各族群众欢度节日的喜人景象,反映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显著成果。
百香果如何变成百里香
本报记者 字相禹 通讯员 王宝娣
2月2日,在昌宁县珠街彝族乡金宝村,主人毕映忠一大早就在自家的百香果园里忙活开来,为了在临县牛街乡的“赶集天”里给自己种的百香果找到好“婆家”,毕映忠一刻也舍不得耽搁。
从金宝村到牛街街子的距离不过二十分钟车程,到达集市的毕映忠支起摊子,看着人渐渐多起来后,他开始卖力地吆喝:“本地百香果汁,新鲜果子生态蜂蜜,走过路过来一杯。”不一会,赶集的人们就把毕映忠带来的果子买完。合计了一下金额后,毕映忠高兴地说,“如果不是天气太冷,应该早就卖完了。”
正月初三这天,果园里迎来了一批客人,他们是在集市上喝过毕映忠的百香果汁后,慕名来果园采摘果子回家自己制作的。来自巍山县牛街乡的段女士说:“就是在赶集时喝了一次,回家后孩子们都还想喝,趁着过年休息,就带着他们来果园自己摘了。”
毕映忠现在的百香果种植面积达70亩,年均产量80吨,产值可以达到60多万元。果园里为脱贫户提供长期岗位10个,稳定带动户均年收入增收4万元左右,每年用工2000余人次,群众务工收入20000余元。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其他群众也开始发展这项绿油油事业,目前已推广300多亩,部分开始投产。
从不被人看好到有人跟着干,毕映忠只用了2年时间。2020年4月,毕映忠关闭了在大理营业的批发店,响应号召回乡创业。“当时批发店的生意还是可以的,每年纯收入在20万左右,但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土地有感情,政府都在大力号召回乡创业,那肯定会有所作为。”怀着对家乡的责任和土地的眷恋,毕映忠回乡开始种植百香果。面对一没技术二没经验三没销路的困境,从20亩开始发展,毕映忠一边向别人学经验、向网络要技术,另一边和家人在地里埋头苦干,通过带着果子到德宏、昆明等水果市场去推销,把买家邀约到地上实地查看果子的生长条件和品质,毕映忠终于全面打开了市场。“无论是到实地看的老板,还是在水果市场看到果子的老板,都说我们的果子品质非常好,个头大、果汁多、甜度高、品质优,还说我们这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就是会产出高品质的百香果。”面对未来的市场,毕映忠信心十足。
市场一打开,毕映忠就像吃了“定心丸”,开始扩大规模、完善灌溉条件、招募工人,动员乡亲们一起发展百香果,并给予免费技术指导,帮助回收果子。凭借敢想敢干、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如今毕映忠已是村内的致富带头人。
目前,绿油油的百香果给毕映忠带来了甜蜜蜜的生活,他又开始探索林下种植药材模式,希望充分盘活土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带领更多群众富起来。
党报记者新春走“亲戚”
本报记者 宁玲
春节前夕,保山日报社记者及帮扶干部纷纷来到挂钩的腾冲市芒棒镇老桥头社区结对帮扶户家中“走亲戚”,送温暖。
在结对“亲戚”家里,帮扶干部与挂钩户群众如同家人一般,拉拉家常、问问近况,气氛和谐而融洽;回忆帮扶时光、畅谈生活的变化,心情愉快而舒畅;送上慰问年货,表达新春祝愿,欢快自然而温暖。看到结对“亲戚”们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干劲一天比一天足,大家畅谈生活期许,谋划发展目标,鼓励“亲戚”们靠双手创造更加美好富足的新生活。
隆阳节后首批务工人员返岗
本报记者 傅华平 通讯员 吴秀华
正月十五还未过,返岗就业的序幕已经拉开。2月8日,隆阳区举行202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暨“红色劳务”欢送仪式,集中输送410名务工人员赴广东、福建就业。据悉,此次首发人数全市第一。
53岁的胡永芝是隆阳区芒宽乡人,过去一直在家盘田种地,一年到头也没有多少积蓄。2021年,在村里的组织下,胡永芝前往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圣农食品六厂打工。今年春节刚过,她就再次踏上了打工路。“每月薪水保底4500元,加上夜班补贴和全勤奖,一年能收入6万多元。我这个年纪,能拿到这样的工资,已经很满意了。现在国家政策好,自己外出务工,村里不仅帮忙联系协调各种事务,乡上还派专车送我们,所以这次我还动员了3位老乡跟我一起去。只要踏踏实实工作,以后的日子就稳稳的了。”胡永芝笑着说。
隆阳区人社局就业中心按照“提升本地协作”和“加强外地转移”的思路,积极探索“红色劳务”和隆阳实际相结合,与5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该区劳动力转移提供多种选择,为村“社区”增加集体经济。
下一步,隆阳区还将继续动员务工群众、对接用工企业、联系人力资源公司,实现劳务输出有组织、健康有监测、承运有防护、送达有交接、全程可追溯,通过“点对点一站式”输出的方式,既让用人单位安心、放心,也让务工人员走得开心、顺心,打工赚钱有保障。
2021年,隆阳区外出务工人员31万余人,其中省外务工4.8万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东部省份。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岗难”“组织难”“输出难”问题,隆阳区加强对转移就业工作的统筹协调,把握时间节点和工作进度,认真安排部署,把“红色劳务”与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部署,提升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促进该区劳动力外出务工。
2022年,预计隆阳区将输送劳动力31万人外出务工,其中“红色劳务”输出1000人。
据悉,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安全有序返岗,隆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效利用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通过开通专车、包机、专列,免费发放口罩、方便面、饮用水等物资,为返岗农民工提供暖心服务。
养牛让我过上了好日子
本报记者 周向东 通讯员 王云娟
天还没亮,腾冲市五合乡丙弄社区的养殖户付小成已经在养殖场忙活起来了,添草、喂料、加水……虽是隆冬时节,但毛色光滑、高大健硕的牛正在惬意地吃着草料,“哞哞哞”的牛叫声此起彼伏,使整个基地焕发着勃勃生机。基地一侧,满满当当堆放着饲喂的草料。付小成告诉记者,现在基地内一共养殖有105头能繁母牛和43头小牛,进入怀孕后期的母牛,年后就会预产近50头犊牛,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来分析,说养牛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一点也不为过。
“养牛无巧,圈干食饱。”对于一个卖了十多年皮鞋的付小成来说,现在属于起步阶段,养殖技术还不太精湛,也没有投机取巧的方式,养牛全凭一股韧劲。“踏入养牛行业才半年,便遇到了疫情,好在疫情造成的影响不大。都是本地客户群,前几天才卖了五六头小牛,好赖也有十万元的进账。”付小成自信的直言道。
“冬牛体质好,饮水不可少。”每天起早贪黑,虽然很辛苦,但付小成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充实。“我每天都会按照早、中、晚3次喂水,温度控制在20℃左右。”付小成说,“凡事亲力亲为,不懂不会的就去查资料、就去问专家、就去培训……现在都会为牛接生,像产后消炎、护理已经不在话下。”
“牛鼻子”越牵越紧,“钱袋子”越来越鼓。据了解,五合乡目前已建成10个肉牛养殖场,肉牛总存栏1600余头,落实饲草种植基地1000亩,青贮玉米300吨、干草料储备100吨。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七年达目标”的总体部署,到2025年,五合乡肉牛存栏可达5000头,年出栏2000头以上。
经过三年的养殖经验积累,付小成还想有更大的发展,他说:“明年还得扩大养殖规模,不光养能繁母牛,还会养肉牛。”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