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加快连通群众幸福路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近年来,昌宁县从抓实交通提质工程入手,狠抓短板弱项,积极向上争取项目,破解城乡发展桎梏,有效改善山区群众出行条件,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一条条幸福路让山区群众与外界的联通更便捷。
早春时节,珠街彝族乡从岗集镇至子堂公路上,修路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铺筑路面。在惠民项目支撑下,这条曾经破烂不堪的山区道路,已蜕变为通向每家每户的水泥路,大大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为巩固当地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看着即将铺筑完成的水泥路,当地群众眼里无限憧憬。“这条路修好以后,我们安山小组外出非常方便,不像以前那样走路都怕滑,现在水泥路修好,接送小孩也方便,去医院下再大的雨我们都可以去。”看着新修的水泥路,昌宁县珠街乡子堂村安山村民小组村民熊应宝兴奋不已。
珠街彝族乡是昌宁县的边远民族乡镇,道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近年来,昌宁县委、县政府通过实施农道安全防护、危桥改造、窄路基路面加宽和村村通道路硬化等项目,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 “四好农村路”成为了彝乡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缩小与其他乡镇发展差距的“牵引绳”。
昌宁县珠街乡副乡长万峰说:“目前珠街乡正在实施2021年度30户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22.2公里,项目下达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力协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路面铺筑17.5公里,通过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了项目区的交通条件,进一步补齐了全乡的交通短板,同时也降低项目区群众出行成本,激发了项目区群众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珠街乡把道路管理维护作为另一个重点来抓,通过全面推行“路长制”,突出抓好路网升级改造和日常管理养护等重点,实现了农村公路常管常治、常态长效。
“国家政策好,把子堂村上茶村民小组到从岗这条路修好,受益群众是210户、768人,这条路修好以后,我们要尽自己一点义务把路管养好。”昌宁县子堂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殷跃文表示。
珠街只是昌宁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亮点之一。近年来,昌宁县按照“谁受益、谁养护,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采取“管养分离、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体制,结合全县13个乡镇的特点,探索和摸索出专业合作社养护模式、343整镇推进养护模式、路长制养护模式、公路养护和环境整治一体化养护模式、三养五定一承包养护模式和分段包干养护模式,有效提高了农村公路养护的质量,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以项目引领,边建边管,建管并重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措施,不仅有效解决了山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成为了一条条通畅路、安全路,还将一条条农村公路建设成为了美丽路,为美丽乡村建设增色添彩,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昌宁县交通运输局干部于起说:“十四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昌宁县交通运输局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工作,通过实施好较大人口自然村(30户以上)通硬化路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农村公路质量和农村公路安防巩固工程等,有效解决山区交通瓶颈,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据了解,2022年,全县计划完成30户以上自然村村组道路建设183公里,目前已完成路基转序101.6公里。 “十四五”期间,全县村组公路硬化将从目前的1628.9公里增加到2746.9公里,30户以上自然村通畅率将由目前的64%提升到100%。
[杨晓华 字青松]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