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昌宁

湾甸:多措并举促发展 乡村振兴谱新篇

发布时间: 03-10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昌宁县湾甸乡上甸社区帕旭芒石寨自然村共有村民114户362人,其中93%为傣族。近年来,湾甸乡党委政府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将帕旭芒石寨自然村列为美丽乡村示范点,按照党建引领、项目推动、群众参与的方式全力推进傣乡乡村振兴建设。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项目推动环境整治,傣乡旧貌展新颜。经过乡村组三级党组织反复研究讨论并多次入户征求意见,决定围绕“有山、有水、有乡愁”的理念,结合傣族民居、民俗、文化等特点,将帕旭芒石寨自然村建设成集田园和山水风光为一体,现代建筑与傣族传统建筑相融合的传统村落。在尊重原山、原水、原树、原格局和党员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全面整合美丽乡村、传统村落保护、危改、环保等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群众自筹1109.52万元,对傣族特色民居因户施策进行改造,对村民小组各项基础设施进行提升,完成道路硬化3条,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活动室2间,新建沟渠3条,新建旅游厕所1座,建设泼水广场、篮球场各1个,建垃圾房1间,寨门1座,停车场2个,新建养殖小区2个,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自然村污水收集及处理池1个,通过项目带动,改善了傣寨人居环境。同时,党员群众自发成立了道路清扫、垃圾清运、家庭卫生督查3个小分队,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提升活动,清除卫生“死角”;制定保洁员管理制度,明确保洁员职能职责,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每月开展一次卫生大扫除行动,对辖区内沟渠、路面进行全面清理,扎实推进环境卫生整治,让村容村貌“美”出新颜值。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技术推动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湾甸乡属低热河谷立体气候,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帕旭芒石寨自然村位于姚关河边,在种植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乡村组三级党组织因势利导,依托党员大会、户长会等,对坝区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特色旅游等政策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傣族群众对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知晓率,动员群众积极投身产业发展。组织骨干党员带领群众前往大理银桥等地参观学习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经验,邀请农业技术专家授课,分别就土壤板结问题、果蔬正确施肥方法、特色蔬菜栽培技术、绿色水果栽培技术等种植技术进行现场指导和讲解,通过培训,村民的种植水平得以提升,蔬菜、水果产业得到广泛推广,泼水节等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党组织带领党员群众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脱贫致富道路,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之前的4103元增加到现在的12000元以上。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文化推动社会和谐,乡风文明气象新。在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百姓腰包鼓了之后,帕旭芒石寨的村民们开始注重精神文明层面的追求。如今的帕旭芒石寨自然村,村外风景秀丽,村内干净整洁,人民生活富足,处处呈现祥和之气。为丰富村寨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乡村组三级党组织还结合党建示范点创建,打造了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将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傣族传统文化等内容绘到村寨沿路两侧。这些内容紧跟党的步伐,贴近农村生活实际,通过用漫画、书法、格言等形式来描绘,入脑入心,成为了帕旭芒石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成为了教育傣族群众的“天然课堂”。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帕旭芒石寨自然村是湾甸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范例,湾甸乡将持续发挥该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乡的傣族村落推行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保护传统风貌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的原则;以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以阵地建设确保治理有效;以环境整治提升村寨颜值;以文化发展倡导文明新风尚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以点带面,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和谐傣乡建设取得新突破。(杨晓晓)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姜维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