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老年协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河畅、水清、山绿、景美、宜居、生态犹如跳动的音符,构成一曲曲“醉”美乡村的交响乐,唱响祖国大江南北。近年来,在腾冲市各个社区、自然村,纷纷组建老年协会,坚持党员带头、协会推进、群众支持,在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社区治理等工作中继续发挥余热。
由党员带头、老年协会推进,照看留守儿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创业发展,帮助群众树立振兴乡村的信心。年轻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教育困难,孩子长时间离开父母,形成性格孤独、压郁、害羞、不想读书,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也制约乡村振兴的步伐。位于腾冲城南7公里老洋河自然村老年协会妇女之家声名远扬,受群众好评,根据当地留守儿童多的现状,成立了“留守儿童文艺队”,利用孩子休闲时间,组织他们唱歌、跳舞、表演,从开始的11人发展到23人,“留守儿童文艺队”的组建让年轻父母放心、小娃娃舒心、爷爷奶奶好带省心,性格逐渐开朗,由内向转向活跃,开展文艺表演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心、上进心。
老洋河老年协会妇女之家的奶奶们在带孩子的同时,还利用家乡资源手工制作纯天然、纯生态的克地佬、橄榄、年枣糕等果脯,以文艺联欢为媒进行现场销售和微信销售,销售方式更加灵活,由于自制果脯生态环保、甘甜可口,人们争相购买,“舞友,你做的果脯还有吗?卖给我几袋。”这是在开展文艺联欢活动中经常听到的声音。
老洋河妇女之家负责人、党员李正芬这样评价:“留守儿童文艺队的成立让儿孙高兴、父母放心,又连带销售本地手工制作产品,增加经济收入,帮助家里解决不时之需”。老洋河果脯逐渐以“合作社+妇女之家+农户”模式走向市场化,注册商标、订购销售、网上直播,实现经济创收,助力乡村振兴。
党聚侨胞、协会群策群力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侨乡文化、马帮文化、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抗战文化是农村的一个好资源,发挥好、运用好,使之为乡村振兴服务。芒棒镇张家村自然村2013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是“全国社区桥务工作示范单位”,近年来,在张家村的建设中,老党员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借助文艺队进行宣传,把“聚侨心、聚侨力、汇侨智、护侨益”活动用文艺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在外的侨商心系家乡发展。
老年协会还带领文艺队大胆“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和县城文艺团体、周围乡镇文艺队交流,实现城乡对接,带动乡村旅游,带动经济内循环,宣传了村寨,振兴了乡村经济。老年协会会长刘善义也是一名党员,他说:“只有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使乡村振兴工作得到长足发展,我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各类公益活动,现在的局面是参加建设家乡的侨商多了、热心了。”
整合党员和社会力量,带领群众美化绿化优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推广健康食品。界头镇永胜社区老年协会利用假期聘请村里有识之人,组织各级学生开展现场教学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寻来白谷、红谷等传统优质谷种,聘请老科协专家科普培训,会员带头种植、推广,保护好当地优良品种;带领群众发展生态蔬菜、经济作物,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路边、河岸推广种植5棵树头菜(椿头、香椿、刺五枷、棕包、花椒)、5棵树头果(柿子、板栗、泡核桃、乌梨、木瓜),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有的家庭仅柿子的收入就上万元。永胜社区老年协会会长陈立民说:“5棵树头菜、5棵树头果青枝绿叶,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吃出了健康、吃出了幸福,种植传统优质谷种,口感好、营养价值更好。”
各社区党组织非常注重环保意识,把环境整治视为第一要务,老年协会会员在寨子引导各家各户整治家居环境,随时保持干净卫生,给人予美的享受;在河滩、田间地头捡拾塑料、农药瓶等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向群众普及塑料、农药瓶等垃圾的危害性。开展爱山林、爱鸟、保护鱼类等活动,老年协会采取会员分组包干到户,入户宣讲,提高群众环保意识。
发挥党员智慧,制定村规民约,老年协会组织在家庭中开展孝敬长辈“好儿女”、在老年人中开展“老有所为”评比活动,营造晚辈孝敬长辈,长辈遵纪守法、老有所为,形成小敬老、老爱小的良好氛围。在界头镇大塘社区董家寨,102岁的杨有木40多年前患青光眼失明,8年前卧病在床,儿媳妇一直服侍到老人离世。大塘社区老年协会会长、党员董宝甲说:“服侍婆婆几十年如一日,长年累月照看,任何时候都没有怨言,这样的事迹必须反复传颂,在社会形成学习之风、孝敬之美德。”
老年协会如天上群星闪闪发光,点亮腾冲200多个村(社区),引领乡风文明,为弘扬时代新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图文:黄正保 杨丽芳)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