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存在困难问题及对策的初步思考

发布时间: 2022-05-09 12:26:47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近年来,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工作,各级城乡规划中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用地进行了规划布局,一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成投入使用,为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和提高市民体质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一方面,在城乡规划中对体育用地进行规划布局。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要求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明确在“市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必须配置“体育中心、体育馆”,在“市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乡镇”均必须配置“全民健身场所”。明确以方便群众使用、利于全民健身为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就近配置多样化的体育设施。各居住区、邻里、街区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供居民日常使用体育健身设施和体育活动场地。同时,规划规定了各级体育用地人均配置标准。另一方面,加强了体育设施的建设管理。结合城市化的推进和城市更新,新建和更新了多个小区全民建设器材,在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配套相应的建身设施,完成了多个场馆的修缮和改建工作,群众开展体育健身的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一些大型体育场馆逐步向社会开放,惠及更多市民。ccc保山日报网

  但是,总体上看,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总量供给不足、规划落实不到位、资源整合不够、设施分布不均衡、城乡差距明显等问题和短板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ccc保山日报网

  一是规划落地困难。虽然在以往的各级城乡规划中,对包括全民设施建设在内的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建设用地就规模、区位、服务半径等进行了科学预测和合理规划布局,但由于受土地报批供给、城市新区建设推进进程等因素的制约,许多体育设施用地得不到落实,“体育中心、体育馆”“全民健身场所”未能严格按照规划落地生根。ccc保山日报网

  二是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差距明显,由于以往城乡二元发展,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用地配置水平城乡差距明显,城镇多而乡村少;区域分布不均,新建城区分布多而老建成区少,导致有的场地设施人满为患、有的常年闲置;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受资金投入等因素制约,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室外场地较多、室内场地较少。ccc保山日报网

  三是产品形式单一。第一,建设主体上单一。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基本由政府投资建设,没有充分动员各方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建设运营。第二,设施种类上单一,健走步道、登山步道、骑行道等和水上、山地、航空、汽车摩托车等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配备极少,有的尚属于空白地带。ccc保山日报网

  四是已有设施利用率不高。第一,由于布局不尽合理,与人口密集区结合度不够,如一些设施远离居住区、商业区,长期无人使用。第二,现有体育场馆利用率低、功能异位、管理不善,如个别体育中心高投入建好多年,但利用率不高,部分场馆被改变功能出租经商。第三,资源整合共享不到位,一些配备健身设施的单位、企业封闭管理,健身设施场地不对外开发,设施闲置,场地逐步变为他用。第四,公共场所(包括小区内部)体育设施配建缺失,有场地无设施。上述问题行业主管部门应专题研究。ccc保山日报网

  针对以上问题,要做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工作,一是要强化规划引领。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布局,并预留足够的用地空间。结合中心城市、县城常住人口规模,加大如篮球场、5人制足球场等参与程度高及针对老中青妇、残疾人等不同人群的全民建设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分布密度,建设全龄友好的全民健身设施。二是要坚持足额配套。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结合“居住街坊、5分钟生活圈、10分钟生活圈、15分钟生活圈”对应规划足额、均匀配齐体育活动场地;居住区公园建设严格执行10%-15%用地比例的体育活动场地。三是要鼓励多元参与。转变全民健身设施政府包办的固化思维,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建设、运营的体制机制,将全民健身设施与人口密集的城市综合体、大型商业区、居住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和公园绿地、文化旅游项目等充分结合起来,切实拓宽投资渠道、丰富运营模式、增加运动种类。四是要缩小城乡差距。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乡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中,对全民健身设施进行科学合理布局,预留用地空间,逐步建成符合农村实际的全民健身设施。ccc保山日报网

  (保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李明程、寸远明、陈俐羽、鲁晓萍)ccc保山日报网

责编:蒋建国ccc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