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小粒咖啡:从一粒种子到一杯咖啡的世纪历程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保山小粒咖啡种植基地。杜小红摄
2024年5月30日至6月1日,第六届保山精品咖啡庄园生豆赛在隆阳区潞江镇佐园咖啡庄园举办。评委们按照国际精品咖啡协会(SCA)标准,对产自“保山小粒咖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划定区域内的88支精品咖啡豆进行杯测,隆阳区潞江镇东松村李云峰送评的非水洗铁皮卡生豆以89.175分的综合得分获得大赛总冠军……
89.175分,这一得分比5月20日刚刚落幕的第九届云南咖啡生豆大赛日晒组最高得分87.4分高1.775分、比水洗组最高得分87.35分高1.825分;这一得分也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保山小粒咖啡的认知。
130年前,法国人田德第一次把咖啡种子带到云南朱苦拉,咖啡从此在云南落地生根,并以“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特质和独特风味受到全球消费者青睐。如今,云南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咖啡产区。截至2023年底,全省形成了普洱、保山、临沧、德宏、西双版纳、怒江6个咖啡种植区,咖啡种植面积约120万亩,产量达11万多吨,种植面积与产量双双占据全国的98%以上。
保山作为云南6个咖啡种植区之一,小粒咖啡种植历史悠久,1952年由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引入潞江坝种植获得成功,引发了全省掀起咖啡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第一个热潮。尤其是怒江流域的隆阳区怒江峡谷,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雨量等气候环境让生长在这里的咖啡自带“咖”味,成为世界著名的优质小粒咖啡最佳生产地之一。
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保山小粒咖啡誉满天下:1980年,在全国咖啡会议上公认为“全国咖啡之冠”;1984年,在北京展销会上被中外咖啡专家誉为“中国咖啡之冠”;1992年10月,在中国农业博览会获最高奖项银质奖(此次博览会未设置金奖);1993年,在比利时第42届布鲁塞尔举行的世界咖啡评比大会上荣获世界“尤里卡”金奖;2010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保山小粒咖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1年,保山咖啡入选首批欧盟境内受保护的10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之一;2023年,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正如保山市委书记杨军所说,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产业总是在探索中成长。回溯70多年的历程,保山咖啡产业从一粒种子到一杯咖啡,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保山小粒咖啡在潞江坝大面积推广种植成功后,至1960年咖啡种植面积一度近万亩;20世纪60年代初期和中期,由于受市场、病害等影响,小粒咖啡种植出现萎缩,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全市咖啡种植面积仅存0.3万亩左右;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咖啡价格升温,保山咖啡再度起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市咖啡种植面积近3万亩;进入21世纪初,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工程启动实施以来,保山咖啡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专家预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咖啡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咖啡消费市场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并将更加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到2030年,我国咖啡消费市场年需求量预计将到30万吨,咖啡进口量每年会超过15万吨。咖啡产业必将成为我国一个井喷式发展的朝阳产业,而云南咖啡产业则引领着中国咖啡的未来。
咖啡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走过70多年发展历程的保山咖啡产业,蕴含着保山各族群众矢志不渝的创业精神和勇于开拓的厚重品格。为了让小粒咖啡成为撬动热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保山市委、市政府2022年出台了《关于推动保山小粒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各地围绕“建设一个基地、建设一个加工园、打造一个文化园、建设一个交易市场、培育一个品牌、建立一套标准体系、成立一个研究院、举办一个论坛、打造一个人才基地、开展一系列宣传”的精品化发展思路,竭力擦亮“保山小粒咖啡”金字招牌,保山咖啡产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半个多世纪风雨历程,命运多舛的保山小粒咖啡在新的时代浪潮中焕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与活力。到2023年底,全市咖啡种植面积稳定在13万亩左右,产量从2021年的2万吨增加到2.31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三;农业产值从2021年的5.38亿元增加到14.31亿元、增长166%;全产业产值从2021年的37.34亿元增加到75.95亿元、增长103%。(凌 宇)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