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更戛乡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河湖长制”新模式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整装待发巡河忙
“注意啦、注意啦,请参加巡河的联防队员马上到村委会集合,今天要到大勐统西桂村河段清理河道……”9月12日清晨,随着村里大喇叭的一阵吼叫,西桂村村民刘志超放下碗筷,换上迷彩服,扛起锄头,拿着砍刀,迅速向村委会飞奔而去……这是刘志超近两年来参加村里河长制巡河工作的常态镜头。今天,村里又将组织20名联防队员巡河和清理河道,这也是更戛乡近年来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河湖长制”新格局的真实写照……
更戛乡地处保山市昌宁县南部,属滇西纵谷横断山系余脉,距县城79公里,东与勐统镇相邻,南与临沧市凤庆、永德两县隔河相望,辖区有苗族、彝族、布朗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属昌宁县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区域内有大勐统河等重要干支流4条,中型水库1座、小(1)型水库4座和小(2)型水库3座,水资源丰沛。
自实施河湖长制以来,更戛乡结合地域特点,以党建为引领,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总体目标,全面推动基层党建与河湖长制深度融合,创新探索“一兵两员三队”基层自治+河湖长制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凝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力量,助推河湖保护治理更系统、更细致、更全面。
保护河湖责任重
聚焦党建促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在路上。一是抓理论学习。更戛乡持续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深入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和上级关于河长制工作部署要求,创新“板凳、火塘”微宣讲,成立“夷道讲坛”宣讲队,将“两山”理念贯穿始终,将环境保护和河长制相关政策法规融入其中,稳步提升干群爱护环境和保护河湖意识,助力“清四乱”排查整治有效清理存量、遏制增量。二是抓党建责任。推行党委书记抓总、分管领导抓常、班子成员联村(社区)、支部委员联组、党员联户的“两抓三联”责任机制,确保“清河行动”、人居环境提升等专项行动有组织、有纪律稳步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形成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社会治理齐配合,美丽乡村建设谱新篇。一是抓队伍建设。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全面整合资源力量,结合地域、文化、人文、治安等特点,探索“一兵两员三队”基础社会治理模式,分级分类组建以红白客事总理事、护林员、退伍军人、企业会计等各领域代表构成的“西桂民兵、交通劝导员、移风易俗倡导员、反扒志愿队、反诈志愿队和普法强基志愿队”,并同时兼任“生态文明倡导员”“河湖保护宣传员”等职责,融入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将“河长制+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有机结合,抓好河湖管理保护长效管理,实现11个村(社区)157个村民小区、辖区各行业单位全覆盖的基层河长制管理模式。二是抓治理成效。“一兵两员三队”组建后,队员们在开展平安巡逻的同时,积极争当民间河长,为河库保驾护航。每天戴着“放大镜、听诊器”给河库进行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群众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并进行宣传教育,提升群众保护河湖环境的自觉性、参与感。三是抓宣传教育。结合“院坝学法”“火塘讲法”“调解释法”“板凳会”等普法宣传活动,组织动员村级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做生态文明的倡导员,做河长制政策落实的宣传员,倡议广大村民从小事做起,及时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不向河道倾倒废屑、厨余垃圾等以保护水环境。有效促进村民对河(湖)长制的认识与了解,增强了社会公众参与、支持和监督河湖管理的责任意识。
通过党建引领、基层自治,更戛乡各族干部群众“节水、惜水、爱水、护水”意识加强,从“要我保护”转变为“我要保护”,从“追着我干”转变为“我主动要求干”,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提升、保护母亲河等行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与河长制向纵深推进的有机结合。全乡河库安澜、岸绿景美、鱼翔浅底的美景正是这项典型经验的生动写照!
龚 娟 赵建文 蒋曼芝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