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骕:丹青深处“逸如鹤”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流水高山吐寸心,从容意态几沉吟。怀君远在云深处,一缕馨香古到今。这首诗,是马骕老师为最近一次书画义卖活动所赠的画而题的。这次义卖由十红十字协会发起倡议,主要为贫困“先心病”和“肢残”患儿筹集治疗费用。正如画中丛丛高洁芷兰所所散发的缕缕馨香,马骕老师 “流水高山吐寸心”,以一名老艺术家的情怀倾吐着对社会的责任和道义。
1979年在油画家蔡亮的油画培训班习素描写生课——刁丽俊提供
认识马骕老师十多年了,他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儒雅、随性而谦和的,一如他国画作品里的深谷幽兰,一派谦谦君子之风 。都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画如其人,马老师的诗书画印,在六十多年的岁月沉淀中尽显安静和内敛,有朋友评价说他的作品犹如进入武术中的自然门,在清风明月中自由舒展,随意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气息。所以作为保山书画界的老前辈,马骕老师在诗书画印的艺术道路上游走六十多年,一直受人尊敬和仰慕。建国前夕出生的他,几乎经历和见证了保山书画艺术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也为保山书画艺术的传播提高尽了自己的一己之力。
马老师的工作室几十年来一直在人民印刷厂。与马老师约好时间,走到印刷厂二楼,窗外一个走廊、几十株芭蕉,可以想见七、八月那雨打芭蕉的韵致;室内字雅墨香,或一幅掩面而开的牡丹,或一纸墨迹半干的横幅,架子上码成垛的宣纸,桌子上挂成排的毛笔,让人一下就想起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虽然没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簾青,但《陋室铭》的感觉却挥之不去。与马老师的聊天是从他喜欢的歌剧《茶花女》开始的,他也给我作了推荐,帕瓦罗蒂演唱的。他喜欢歌剧,喜欢交响乐,并且成了生活中重要的内容。从他喜欢的曲子谈到他喜欢的书画,谈到他的创作生涯,几十年的经历,他这样为自己注脚:小憩人间七十年,高山翠谷隐流泉。怀君好雨频回首,敢遣芳馨续旧缘。
马骕老师出生于1946年,建国后读完了小学。小学期间,还师从赵国亚老师学习绘画。赵国亚老师曾在徐悲鸿大师留滞保山期间,与马力生先生一起,拜在徐悲鸿门下学习绘画,得到很好的指导。可以说,赵国亚老师承当了马骕启蒙老师的责任,这对马骕一生的艺术造诣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
马骕老师早年丧父,小学毕业后没有机会上中学,就边打小工边在家里看父亲开书店时留下的书,《曾文正公家书》,纪晓兰《阅微草堂笔记》,王度卢的极有文学性艺术性的《卧虎藏龙》,武侠小说《七侠五义》,张恨水的言情小说等等,都在他的少年时代留下了深深的文学烙印。
到了15岁,保山人民印刷厂招美工,马骕很顺利地进厂,于是一辈子没离开过。印刷厂的工作量并不大,八小时内他大部分时间是做美术设计,然后有充足的时间写字画画。但写是写了,画也画了,因为一直没有老师,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迷茫的,有了写生的基本功,更深的层次在哪里?画画的方向在哪里? 他很苦恼。偶然有一天,他淘到一本颜真卿字帖,他觉得那些字体抽象地表达了一种气势,让他有豁然开朗的冲动,他一下就喜欢上了。于是他暂时放弃了画画,一心扑在练字上。对中医也颇感兴趣的马老师说,医者意也,国画书法也一样,讲究意会,在渐悟渐进的过程中,马老师大量订阅书法杂志,在颜体的基础上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觉得,字的美感就在不断变化中,变化中有灵动,雅致中有飘逸,尤其是草书,他把狂放的草书写得很安静,呈现出一种对禅意的理解和哲学的修养。在保山梨花坞,刻着好几幅马老师的诗词楹联作品,如马骕书一白山人杜培之诗、马骕书“妙香深处”“六和安住”;马骕书吕祖楼联:携酒便来爱千树梨花艳欺白雪,凭栏一笑正满城烟火饭熟黄粱。
马骕老师字逸尘,多年前书家赵翼荣先生赠他一件作品,上书“逸如鹤”,另一位书家赵浩如先生也赠他一个大大的“鹤”字,旁注“心同孤鹤静,节效古松贞”,这是书法界对马老师作品、心性、艺术造诣的极好评价。《书画艺术家报》评价马老师“游于艺,志于道,潜心修炼,不断精进。其人格学展示出来的书法观和书法作品,渐为世人注意”。
马骕老师是首位被市档案馆以地方名人为题立项、有系统地收藏书画作品及个人资料、并编辑专辑的作者,他的许多早期的书画作品被收藏进保山市档案馆。我在收藏专辑里看到了他在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在潞江坝、保山坝、保山古街巷的水墨、水彩写生画,那妙曼的傣族少女、竹林掩映下的傣族村寨,那烟波浩渺的打渔村旁青华湖,那保山古城南门城楼里的市井生活,那易罗池外泉水奔涌的小河边洗菜濯衣的灿烂笑脸,无不以久违的亲切感扑入我们的视线,那是我们老保山人记忆里最温柔的部分,都留在了马骕老师的画作里。近些年,马老师的国画多以花鸟画居多,他似一株幽兰,在滇西这片土地上含芳吐香,在艺术之道上到达了“花芳人瘦气同清”的境界。
在中国古代,琴棋书画自成一体。元代词人侯善渊在《诉衷情 一天清秀一溪云》里写到:“一天清秀一溪云。风月近为邻。琴剑酒棋书画,随分乐天真。竹篱映,草堂新,静无尘。朝菌不见,满目琼花,见隔灵椿。”在这首词里,在蓝天白云清风明月里、竹林草堂间,人们剑胆琴心,书画为乐,何其逍遥。马骕老师在多年的创作中,追求的也是这种诗书画自由贯通的境界。他觉得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连齐白石在自述里都把诗放第一,篆刻放第二,书法第三,画第四。所以这些年马老师不间断地研修古诗词,去年还出版了《逸尘诗稿》。著名诗人许世鹏评价他的诗, “最可见月到天心,风来水面,浑然天成之态。”如:梅花香冷梦魂中,回首忽惊往事空。灯下墨痕浓又淡,秃毫信手逐春风。无处不见自然之态。又如《清秋》:几番细雨雨难休,星夜瑶台醉晚秋。绿柳疏疏柔臂冷,和风渺渺远山愁。吟诗古寺骄阳好,赏月新亭曲径幽。雁去长空清如许,春风万里又回眸。 从诗里,我们可领略到书写的灵性。同时许世鹏在序言里赞叹“今观逸尘先生诗书画印,可谓四美并具,而其美正得熔铸传统与自发机杼之力。”
马老师在诗词创作上有一件成果,是去年“画红菊并题贺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三十周年” 获优秀奖:锦绣重阳晓露浸,红妆自信傲霜音。天边艳色卅年影,纸上丹砂一寸心。拨雾吹云新满月,怜花解语旧瑶琴。陶公几醉千秋后,大赛诗歌举国吟。
马老师曾两次获云南省文艺创作奖励基金会奖,两次获省文化厅彩云奖书法金奖,两次获云南省“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称号。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印社理事。他担任保山市书法协会主席多年,为保山书法界的和谐发展做了许多工作,也策划组织了保山许多重大展事活动。
多年前,保山市书法协会老书法家比较多,年轻的书法爱好者面临断层断代的状况,作为书协主席,马老师很是忧虑,他主动找到一些有书法功底、有提高潜力的年轻人,给予他们指导;同时举办全市青年书法大赛,发现了一些有造诣的人才。一段时间以后,书协的会员增加到100多人,且中青年的比例占了大部分,女性书法爱好者的比例也达到10%。马老师深知一本会员作品集对会员的激励作用有多大。从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编第一本会员作品集开始,至2017年已出会员作品集四本,给大家作永久性收藏、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提供了范本。力所能及的为会员争取对外交流的机会,也是马骕老师多年来努力的事情。2007年,云南省书协组织了一次全省的书法新人展,马老师鼓励所有会员参与,并精心准备作品,赴昆参加省书协专门为保山举办的专题展,期间很多会员作品受到全省书法界大家的好评。
一路走来,马老师很感恩遇到的许多好人、许多关爱他的良师益友。
“万里绝尘生马骕,千秋此日看龙飞。好将人物挥潇洒,更与山川契素晖。”祝愿马老师在以后的创作中更能天马绝尘,展丹鹤之志。(刁丽俊)
责任编辑: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