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 更需要因材施教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德育首位,我们喊了多少年,为什么总是苍白无力,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导致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长期以来,德育悬在半空,悬而不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具体表现为“个性化”教育缺失的太多,“各因其材”落实不到位;“层次化”教育不凸现,针对性、适应性较差;标语化、口号化的过多,活动体验的太少;假大空的过多,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太少……所以,德育更需要因材施教。
一、注重“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同一个班级,学生的智商有高有低,学习基础有好有差,学习能力有强有弱……个体差异参差不齐。所以,教好书,育好人,不仅要备好课,更重要的是要备好人,因为只有先知人,才能更好地育人,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从“各因其材”中,我们可以得知,因材施教,就是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研究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即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健康发展,变不可能的同步发为可能的异步发展;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让学生各展其长,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最终实现全面发展。时下,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注重“个别化”的教学,更多地关注“英才教育”,更多的强调对学生获取知识的“因材施教”,淡化了“个性化”教育,缺失了在学生个性特长和道德品质上的“因材施教”,总是以不变的眼光看待一切,“学习好就一切皆好”,“一好”代替“三好”,成了评选“三好学生”的潜规则。这种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一刀切”“一锅煮”“齐步走”,甚至拿学生的特点当缺点,把学生的个性展示视为自行其是的做法,学校成为生物工厂,教育教学如同在流水线上批量生产,一批又一批学生被“克隆”为无个性、无特长的“标准件”,最终用教育的“标准化”抹煞学生的“个性化”。
善教者,人皆所知:情感差异,影响一时一事;认知差异,影响一个阶段、一个方面;个性差异,可能影响一生。诚然,调皮捣蛋的学生常常让我们感到头痛,学习吃力的学生常常让我们感到着急,“冥顽不化”的学生常常让我们感到无奈。但是,我们切不可图一时的激愤,将他们抛弃一边,置之不理。一个不守纪律的学生,可能很有人缘;一个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可能是音、体、美尖子;一个时常“惹事”的学生,也许很“仗义”……面对一个个起点不同、悟性不同、潜能不同、个性不同的学生,只要我们带着欣赏的眼光,审视学生,多用几把尺子衡量学生,就会从学生的身上发现他们的优点;只要我们看到他们的优点,他们在我们的眼里就是好学生。“人人有材,人尽其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长善救失,在乎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成为自己的骄傲。
二、坚持“层次化”教育,增强针对性和适应性,提高实效性
《中小学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了“着眼面向全体、进行分类设计,实施分层教育”的要求,这个要求决定了教育必须遵循循序进渐、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德育工作的层次性,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起始年级: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当新生迈入校门之后,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新鲜,急需了解学校、认识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尊师爱校、文明守纪教育,发挥“爱屋及乌”的作用,引导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热爱学校、尊敬老师、尊重同学,文明守纪:第一,讲校史校情,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育人环境,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充分发挥“一训三风”的同化作用,帮助学生尽快融入校园生活之中,成为学校的新主人。第二,从养成教育入手,抓好规范教育,其中重点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纪校规,并结合学校的管理常规,提出切合学生实际的要求,帮助他们从入学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步入正常的学习生活。第三,集中一段时间开展军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严明的纪律作风,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为建设团结向上、奋发进取的班集体打下基础。
2. 中间年级:初二年级和高二年级
中间年级是承上启下的年级,既是容易被忽视的年级,也是容易出问题的年级。如初二年级,既没有入学时的那种新鲜感,又没有升学的压力,容易出现生活散漫、纪律松弛和学习分化的现象。据有关部门统计,少年犯罪率最高的就是初二年级,这与学校放松管理、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不无关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加强教育管理。第一,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懂得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增强自律能力。与此同时,以体验教育为途径,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保山市强制戒毒所,让学生在观看、听讲和现身说法中,了解什么是毒品,吸毒有哪些危害,怎样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组织学生参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保山监狱,让学生在观看由“新生艺术团”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中,聆听“他人”的忏悔中,接受法制教育,从中认识“违纪与违法”的关系:违纪是违法的开始,违法是违纪长期发展的结果。教育学生文明守纪,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远离暴力,珍爱生命;开展“禁毒防艾”教育,参观“禁毒防艾”展室,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哪些途径不会传染,正视艾滋病,有效预防艾滋病,关心他人,善待自己,珍爱生命。第二,建立“防分化、促转化”的目标管理,开展学法交流,狠抓学习目的性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第三,以活动育人为载体,积极开展身心健康的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各展其长,发现自我,感悟“条条大路通罗马,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成才观,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追求更远大的目标。
3. 毕业年级:初三年级和高三年级
毕业年级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思想容易波动,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少数学生,理想与现实差距过大,甚至升学无望,更容易引发隐性的安全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毕业班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抓好毕业生尤其是高三毕业学生的教育管理:第一,加强形势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高校大扩招的喜人形势,西部大开发,科教要先行,人才是关键,国家将进一步实行倾斜政策,扩大西部省市自治区的招生规模,这给西部地区莘莘学子的成才成长,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喜人的形势,必将激励学生奋力冲刺高考,圆自己理想的大学之梦。第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成败,我们要积极开展心理辅导,矫治学生的不良心态,调适学生的心理动机,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的压力,坦然应对高考。良好的心理,成长的基础,通过心理救助,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第三,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各种不良势头解决在萌芽状态,让学生安全、健康、顺利地完成学业。
三、积极推进以德育人、以德促教和以德促学,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德育首位,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决定了德育是学校的根本性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鲜活的时代主题,坚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不断创新载体,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把握规律性,积极推进以德育人,教人从善,学会做人;积极推进以德促教,把教法转化为学法,更好的为学生的学服务;积极推进以德促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德育是教育的火车头,引领着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并为其发展服务,其中德育和智育水乳交融,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德育是智育的基础,也是智育的归宿,最终是为智育的发展服务的。教师要紧紧围绕“个性化”教育和“层次化”教育这两个侧重点,积极推进因材施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尊师爱校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内在需求,积极推进以德促学,让尖子生吃得有营养,志存高远,脱颖而出;让中等生吃得饱,取得理想的成绩;让学困生消化得了,学有所得;让音体美学生走“合格+特长”的个性化发展之路;把实验班办成实验田,优质高产,平行班办成责任田,夺取大面积的丰收,助推学生实现目标。
德育是学校的发动机,“动力不强,德育帮忙”,抓好了德育,各项工作就会风生水起,春意盎然,充满生机。教育大师第斯多德说过:“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的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让我们行动起来,携手奋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健康成长的规律,坚持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积极开展德育主题系列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体育、科技创新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把学校建设成为培根铸魂的精神家园和启智润心的成长乐园。(保山市智源中学 陶正先)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