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科书插图绽放“真善美”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教科书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地位突出,意义重大。教科书中的插图可以对教材内容更进一步的解释说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文本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作为教科书插图,更应该为大众服务,呈现大众审美,这种审美是文化的共建,更是教育中“真善美”的体现。
“真”字当头,唯真求实是教材插图的永恒课题。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对教育的诠释,也是对美育的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普遍喜欢图片精美、插图丰富的教科书,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往往会先去看插图内容,然后才去阅读教科书文本。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插图是中小学教科书中吸引学生的呈现方式之一。教科书插图创作者及美术工作者应把握住插画创作的真实性,深入生活,把握时代脉搏,抒发真性情,展现出情真、景真、境真的图画,传递正能量。失去了真实性的插画作品必定是苍白无力的,教科书插图应引风气之先,以优秀的作品来教育青少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善”字为先,传递善德是教材插图的不变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青少年处于心智逐渐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中小学教材构建着千千万万学子共同的记忆,回忆过去的教材:“碧玉妆成一树高”,“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课文中青绿的山水插图犹如仙境,令人神往,让在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美与道德的熏陶,提升鉴赏美的能力,在对美的寻求中实现人格的完善,寓美于德。鲁迅先生在杂文集《热风》中说道:“美术家固然须有精孰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这更加体现出了教材插图作品传递着绘画创作者的心中善意,陶冶着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对青少年的教育不仅需要健康文化的感染浸润,也需要健康文化的保驾护航。教材插图更要做到立德树人激发道德情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培根铸魂。
“美”字为重,以美育人是教材插图的不改初心。美育有利于人性的复归,激发生命的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美育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动态教育,不只在审美活动中,更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教材中的插图是教科书内容的一个缩影,大部分插图就是形象而具体的教学内容,有的插图则是教科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有的课文内容用文字难以描述,但是配予插图,无须再过多文字说明,就能轻松地让学生感悟其中道理,启迪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心智,向美而行。
“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做好教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教科书插图融入教材绽放“真善美”,愿我辈青年美术工作者所见天地岁月,都富有诗情画意与美感。
(作者:杨雯羽 保山市智源中学教师)
责编:蒋建国